第2部分(第2/4 页)
室子孙,结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八旗子弟这个严重的寄生阶层。
。▲虹▲QIAO书吧▲
第5节:“弃物”论(5)
(《学术月刊》1988年第4期)
注释:
[1]顾炎武:《日知录》卷9,宗室。
[2]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32。
[3]《明经世文编》卷4、103、491。
[4]《明太祖钦录》,第93页,台北,《故宫图书季刊》卷1,第4期。
[5][20]《明太祖实录》卷51。
[6]《太祖御制文集》卷7。
[7]王鏊:《震泽长语》卷上。
[8]梁储:《郁洲遗稿》卷1。
[9]《明经世文编》卷103。
[10][43]张瀚:《松窗梦语》卷8。
[11]温睿临:《南疆逸史》卷18,宗藩。
[12]《明经世文编》卷491。
[13]《明经世文编》卷103。
[14]《明经世文编》卷212。
[15]魏禧:《魏叔子文钞》卷11。
[16]《明太祖钦录》,第96页。
[17][21][40]徐学聚:《国朝典汇》卷13,宗藩下。
[18]《明史?诸王传三》。
[19]《明史?诸王传一》。
[22]张岱:《陶庵梦忆》卷2,鲁藩烟火。
[23]《明史?诸王传五》。
[24]吴伟业:《绥寇纪略》卷8。
[25]《明史?诸王传三》。
[26]高岱:《鸿猷录》卷12。
[27]张岳:《小山类稿选》卷17。
[28]谭希思:《明大政纂要》卷40。
[29]董谷:《碧里杂存》卷下。
[30]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
[31]谢:《后鉴录》卷上,刘吉。
[32]查继佐:《罪惟录》,第2631页,浙江古籍出版社。
[33]《明史?诸王传一》。
[34]参见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第126—127页。
[35]《明太祖钦录》,第73页。
[36]《近峰记略》,第3页,丛书集成初编本。
[37][38]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67。
[39]台北,《故宫书画录》卷7。
[41]高岱:《鸿猷录》,第14页。
[42]于慎行:《谷山笔麈》卷3。
[44]王士性:《豫志》,第2—3页,丛书集成初编本。
[45]余继登:《典故纪闻》卷3。
[46]《国朝典汇》卷13,宗藩上。
[47]《明太祖钦录》,第111页。
[48]此点由昌彼得指出,见上书叙录。
[49]史惇:《痛余杂录》,第5页,知不足斋丛书。
[50]温睿临:《南疆逸史》卷48。
[51]林茧庵:《荷牐丛谈》卷4。
[52]《南疆逸史》卷21。
[53]吴梅:《霜崖曲录》卷2,《仙吕桂枝香?过明故宫》。
[54]汪琬:《尧峰文钞》卷12,《前明吏部验封司郎中曹公墓志铭》。
[55]蒋良骐:《东华录》卷4。
明代宦官与江南经济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的危害、影响是颇为深广的。清代乾隆年间的史学家赵翼曾经指出:“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1]其实,作为已属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明代,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高度发展,皇权的大肆膨胀,附着于皇权腐朽肌体上的肿瘤——宦官,也恶性膨胀起来,他们的手几乎伸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所有领域。万历、天启年间,更达到空前的地步。近几年来,随着研究、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的深入展开,史学界对宦官史的研究渐趋活跃。对于明代宦官的概貌及其对经济发展的破坏,我们曾经作过一点粗浅的探讨。[2]这里,我们拟就明代宦官与江南经济的关系,再作一点初步的考察,看一看宦官对经济发达地区究竟起了何种历史作用,从而有助于剖析在封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