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1/4 页)
满意地摩挲了一番,李贤弯曲了弓背,尝试了一番力道。
榆木毕竟不是机械化作业产出的作品,它们天然长成,每一段的密度材质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需要匠工把硬度较大的一头修改的和另一端完全匹配。
只有弓背上下的硬度相同,才能确保弓矢的准头,如若不然,成型后的长弓只能是一张废弓,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弓背调修完毕过后,匠工又在两头挫出了放置弓弦的弦槽,一段深一些,另一端较浅。
又准备了小半柱香的功夫,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妥当了,李贤便开始“训弓”。
什么叫“训弓”?就是让弓背保持弯曲的弧度,定型。
汉朝的工艺就是把弓背放到慢火上烘烤,那样的话,对弓背损伤极大,不但削弱了弓背的使用寿命,无形中更减小了弓矢的抛射箭程。
李贤可不会犯这种错误,他让木匠制造出一个固定托架,将弓背按照自己想要的弧度卡在托架里。
每过半个时辰,换一道弦。
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趁着训弓的空隙,李贤又让人寻来马筋、羊肠。
这些东西可不是吃的,而是用来做弓弦的。
红脸的匠工做起弓弦来得心应手,便是其他木匠也颇为熟稔。
两个多时辰过后,第一长长弓终于制成了。
。。。
第一百一十五章恩威并施定规矩
实践出真理,网络上的理论知识落实起来肯定会有偏差,要不是红脸的匠工大着胆子,改进了几处可能存在的疏漏,这长弓说不定远远达不到李贤的心理预期。
千呼万唤始出来,等了大半天的功夫,这长弓终于算是妥当了。
李贤摩挲着弓背,尝试着拉了个满弓。
弓背的力道大概在三十公斤上下,即便是未经训练的成年人,也可以轻易拉出三次满弓。
如果经过一番训练,专业的弓手能够拉出六次满弓!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说,长弓在手,同样的弓手可以平添一倍的战力!
在战场上,使用长弓的军卒可以射出更多、更远的箭矢。
一寸长一寸强,作为远程打击兵种的长弓来说更是如此。
若是李贤麾下的军卒能够装备长弓,他们三百人就可以对付六百人。
拿着长弓比划来比划去,李贤颇有些爱不释手,好在他也知道自己的斤两,试弓这件事,最好还是由专业人士来做,“来人呐,去把沐临风唤来!”
沐临风善射,这在李贤军中早已经不是秘密,要想彻底把握长弓的射程以及精准度,非他莫属。
没多久,身材瘦削的沐临风便来到李贤跟前。
成功研制出了长弓,李贤心情大好,他随手指着百步开外的树木,嘴里道:“看见那棵树没有?”
远远看去,酒坛粗细的树木只有碗口大小。
如果是普通弓矢,即便准度达到了,可中途也会因为力道不足坠落下来,只有换上硬弓,才有可能一击必中。
然而,硬弓对弓手的力量要求极高,即便沐临风臂力过人,也只能射出四支箭矢。
沐临风明白李贤的意思,当下颌首应道:“看见了”。
李贤将长弓递到沐临风手中,嘴里道:“这把新弓交给你试试手,嗯,你先往树上射一箭瞧瞧力度”。
“好!”
这木弓倒是奇怪的很,弓背竖直起码有半丈,相较于角弓,这弓矢明显大为迥异。
即便心头疑惑,可沐临风少言寡语,接过长弓之后,他尝试着拉了个满弓,当下觉得颇为省力。
这样偏软的长弓能射出多远?
带着心头的疑问,沐临风弓如满月,箭如长虹,只听得“哚”地一声,便见到箭尾颤抖个不停。
早有军卒快步奔去,他卯足了力气才拔出箭矢,当下惊异地叫道:“好大的力道,箭矢入木两寸有余!”
“百步穿杨,真的是百步穿杨呀”,李贤大喜,长弓能够射入树干,这说明箭矢力道足够,即便遇到甲胄,也有相当大的可能破甲而入!
沐临风拧着眉头,仔仔细细地检查着弓背、弓弦,半晌之后才赞道:“好弓!”
李贤还以为沐临风发现了什么不妥,待到听明白之后当下笑骂道:“你个杀才唬了我一跳,怎么样,如果军卒用这种长弓,多久可以形成战力?”
沐临风伸出一根手指,道:“如果是有过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