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刻,接着道,“另外,红楼找机会再买几个姑娘进坊,要伶俐老实的。”
陌红楼一时疑惑,不知顾长安是什么打算,但毕竟初见也不便细问,只得先应下来稍后再做安排。
叶清池在一旁看着顾长安却陡然明白,她想为谁筹谋。
顾长安自小就长在边关,跟顾家本家的人大多不亲,只有她姑姑顾鸾和二姨娘生的顾家二公子顾长宁与她亲厚。
顾鸾在顾长安十二岁那年奉召入宫,封贤嫔,一直无所出,在宫里度日如年。如不是顾家在朝廷里无人可撼动的地位,恐怕早就如置冷宫。
只是据叶清池所知,这贤嫔一向淡泊,不屑与勾心斗角,可不为她那顾长安又是为谁?
回顾府的马车上,叶清池狐疑地看着顾长安,顾长安摆好软垫也看着他,两两相面许久,顾长安才道:“狄戎来袭前我曾收到二哥家书,说姑姑有孕却遭人陷害险些掉了孩子。姑姑在宫中势单力薄,需有人与她照应。”
叶清池听罢哂笑道:“人心是最不好把握的东西,就算你送个人进去,你就能保证她一心向着贤嫔,不会被宫里的荣华富贵所蛊惑?”
顾长安有些疲惫地闭了下眼,“是人就有弱点,我把她的软肋捏在手里,她不会轻易去反姑姑。二哥意思说京城的姑娘大多不可信,还是从边城找一找,毕竟这里我还能掌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顾家在宫里的势力到底是弱了些,护不了姑姑周全。”
叶清池叹了口气,“一入宫门深似海,你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能不能有所助力需得先做了才知道,如无所助,那我的损失不过是一些钱财和精力,但如有所助,那对姑姑就不是钱财能买来的东西了。”顾长安眉心微锁,手轻轻揉着胸口的伤处。
叶清池看她的动作,眉头也禁不住蹙起,他是知道顾长安的,小痛小病的根本不会皱一皱眉,看来这回的伤,到底是落下病根了。
第十章 变故
顾长安自打认了韶音坊的门,就隔三差五往坊里跑,跟陌红楼也益发熟稔。而叶清池生意繁杂,他在收下顾长安压箱底的一百两后,就南下料理生意去了。
狄戎老可汗的死给两方战争作了一个终结,赫雷毫无悬念地登上了狄戎王位,与大齐签订互市条款,结下盟约,并向大齐求娶公主。
在祁卢拉开这场大战的半年后,双方以和亲结束了长久以来的对峙。
顾长平所调集的兵力都逐步回到各州郡,一场风波渐渐平息,他与顾长安之间的尴尬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缓和。尽管顾长平一万个不赞成顾长安插足歌舞坊生意,但还是摁下了火气,未置一词。
这一日,柳絮飘飞,春日和煦,京城里又来了书信。
“大小姐,刘将军的信又来了。”童生拿着刘珩的信,就像捧着烫手山芋,眉头拧成个川字。
顾长安伏在案前研究一本新得的乐谱,听见童生的哀嚎,回头瞥他一眼道:“他是催我回京,又没催你,嚎个什么劲儿。”
童生叹了口气,“我的苦,您又哪会知晓。”
要知道,刘珩十封信也换不回顾长安一封,刘珩少不得把主意打到童生头上,威逼利诱,童生觉得顾长安要再赖在裕州不挪窝,刘珩恐怕就得把他脑袋拧下来当球踢了。
拆开信封,刘珩的怒气扑面而来。他先是洋洋洒洒一大篇数落顾长安见利忘义,一个人在裕州逍遥自在,全然不顾兄弟在京城的刀头舔血,然后又一大篇义愤填膺地细数叶清池的罪状,什么在京城吃香喝辣、左拥右抱,前日去了天香楼昨日又捧了个头牌,劝顾长安万不可轻信伪君子。
顾长安一目十行,看完以后压根没有回信的打算,把信原样折好就塞进木匣里了。
“你去问问……”顾长安刚想交代童生,就听见外面有人吵嚷,只听那人急道:“你让我进去,我是韶音坊的六子,有急事找大小姐。”
顾长安耳力极好,隔老远也听得清楚,她合上木匣,抬头看看童生,“去,让门房把人放进来,站外头吵闹像什么话。”
“是。”童生拔腿就往外头跑,这六子要惊动将军可麻烦了,少不得一顿板子。
不多会儿,童生就引着个黑瘦的少年从外面进来,六子抹着头上的汗,满目焦急,一见顾长安二话不说就在她跟前跪下了。
“坊主,有人到韶音坊抢人,跟楼姑起了冲突,姑姑把那人揍了,方才来了许多人,把楼姑抓走了。”
“有什么话起来讲,没那么大的规矩。”顾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