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页)
?”
“哦,我想想,”文舟扶额思索,一拍腿,“对,充门面。”
几人稍显茫然,“充门面?”
文舟郑重道:“你们是莫武轩的学生,你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学塾门面,诗会上文人云集,师生纷至,要时刻牢记平日先生们的教诲,名正,言顺,行端,有礼,克己,宽人,才学有逊不打紧,有品有德方是个好学生。遇事多思,冷静处理,应付不过交给老师,万不可畏怯,老师始终向着你们,帮衬你们,明白吗?”
学生们若有所得,严谨起来,“是,学生明白。”
于是究竟是去做什么这个问题,被抛到一边了。
文舟面色一整,朗声道:“最后一点,同学们,千万记住,笑的时候牙不要露出来!”
学生:“……”
柏君道:“解决了?”
文舟咧嘴呲牙。
书斋这时只有他们两个,明日放假,年纪大的那位调了课,已被家人接回去过节,佟先生和毛先生都在上课,柏君只上了半节,交代班里学生自学,跑来躲懒。
这几日一连下雨,道路泥泞怕是不好走,去邻城约莫七八十里,马车赶路要整整一天。
柏君拉开椅子坐下,盯着文舟的脸出神。
“笃笃。”
文舟望向门口,王珣抱着本书跑进来,在柏君身旁站定。
“老师。”她怯生生地喊。
这是个腼腆羞涩的姑娘,文舟心想,多半受家里长辈左右,不过能来莫武轩读书确是个难得的机会,看她成绩,将来多半能成一位才女,要是心思都放歪了,实在可惜。
柏君敛眸,“何事?”
王珣犹豫了一会儿,支吾着道:“老师……我也想去……跟着你去诗会……”
文舟歪着头,手支着脑袋看他们。
柏君道:“人选已定,你不合适,回去罢。”
王珣红了脸,似乎有点委屈但不太敢埋怨,愤恨地看一眼对面的人,又小声道:“老师,我真的想去……你以往都依着我的,现在怎么……”
柏君终于抬头,抱起手臂似笑非笑地看她,“王珣,小孩子说谎一样惹人生厌,你是学生,哪怕是女孩子,也应知书达理,这般言辞逾矩,目无师长,是嫌不够丢人?”
他的眼神十分凛厉,这是文舟从未见过的。
王珣泪眼盈盈,“老师,我是真的……我不是小孩子……”
柏君淡淡道:“你是什么与我无关,若再执意妄言,明日便退学,我不想看见你。”
文舟咂舌,这、这、这话说得可真够重的,他不由地道:“柏君,别说了。”
柏君轻轻嗤笑:“我学生很多,少一个不少,不把我当作老师的学生,拿来添堵么?”
王珣伤心极了,当下以袖掩面哭着跑出去。
“哎哎……”文舟挠挠头,“你看你,话说那么重。”
“几句重话赶不走她,”柏君不以为然,“你以为我没说过?这孩子心思颇多,没有半点自知之明,越看越烦,若是男孩子我早将他打出去,留她至今已经很客气了。”
文舟叹气,头上的发梢被他扒拉得翘起来。
柏君莞尔。
“还是看着你才能心情好。”
作者有话要说:
☆、文舟(八)
四个学生很有眼色地同乘一辆马车,柏君与文舟乘另一辆。
“还成,行李不多。”文舟看了看车里放置的众人各自的包袱,颇为满意。
柏君倚着靠垫,手中折扇转来转去,“你都带了什么?”
“衣服,还有钱,郑监院给了礼物嘱咐交予几位有交情的先生,”文舟说着伸手抢过他的扇子,“你就带了这个?”
柏君手里空了,转而把玩他的袖子,看着他道:“光带它有何用,我也带了两件衣服,还有银子。”
文舟实在是每每出门都看见他一把扇子随身,总觉得这人说不定靠扇风也能活。
“哦,那你的行李呢?”
柏君道:“装车时放你包袱里了。”
“……”文舟呆了呆,抽出自己的袖子,把折扇塞回去,“柏先生,下车你自己背!”
柏君叹气,“好吧。”
这谭华书院呢,也是文彤郡久负盛名的学塾,其院长劳克复近几年受朝廷特召,进入国文监编撰自开国以来最大的一部文史列传——《通史名臣录》,他是所有编撰官中最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