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研究路上波折不断(第1/2 页)
一个株,一个系,虽只是改变了一个字,意义却是天差地别。
虞美人也不卖关子,跟大家简单说了一下什么是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是袁隆平在《水稻雄性不孕性的发现》中提出的。
也是在这里,他正式提到了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及利用配套方法,来进行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和思路。
还运用大量详细的科研数据,阐述了杂交优势大幅度增产的前景。
而所谓的“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
虞美人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各朝代众人的眼里就开始转蚊香了。
对不起,这三系什么的,他们实在是听不懂。
明朝。
记录的人更是痛苦面具,整个人都迷迷瞪瞪的。
但不管了,先记上再说。
朱棣也头疼,这件事情果然还是他大明人才做比较合适。
他这个好不容易登上皇位的,还是安安心心当自己的皇帝吧。
听不懂,实在听不懂。
……
虞美人也知道,让第一次接触这些的,完全听明白太过困难,但没关系,能听懂一点点,对于她来说,就已经是大胜利。
[听不明白没关系,等我先来一通名词解释,大家应该能明白一些。
不育系: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之前也说过不止一遍,就是在水稻自身的花器中,雄性器官发育不完善,其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因而不能自交,只能借助于外来水稻花粉,才能结出种子。
恢复系:是指某一品系的水稻与不育系水稻杂交后,能使二(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
恢复系就是在不育系的基础上,让优质的,杂交后的高产水稻,能够自主生崽崽。
保持系:指的是不育系本身的花粉是不育的,不能通过自花传粉繁衍,具有不育特性的后代。
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必须要有一个正常可育的特定品种,给不育系授粉,使不育系的后代仍保持其雄性不育的特性。
这种能使不育系性能—代一代保持下去的特定父本品种,称为雄性不育保持系。
简单来说,保持系就是,在不育系的基础上,手动让天阉水稻的子子孙孙都成为人工太监。
天阉难找,太监易得,就是说的这个。]
明朝。
不少女子听天幕上,虞姑娘一口一个天阉和太监,整个人羞红了脸。
后世的女子,说话要不要这么大胆劲爆。
在他们这里,这样的女子可是嫁不出去的……
但后世女子能50岁一婚。
会没人要的……
但她们自己能挣钱。
会被人指指点点的……
但她们身边的人好像都已经习惯了,有意见的也被虞姑娘自己给骂回去了。
就……
仔细想想,虞姑娘如此行事,好像对虞姑娘好像也没啥影响啊。
迷茫jpg。
另一边,听完虞美人的名词解释,不让农学家们最先懂了。
虽然还是有些不明白的。
不过没有关系,在地里多试几遍不就明白了。
实验田什么的,身为老祖宗的他们老熟悉了。
……
[大家要记住这个“三系法”,因为正是这个“三系法”,奠定了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位置。
1964年五月,袁隆平在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很快引起高度重视。
但因为一些原因,研究只能被迫中断。
索性,在1967年的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通过。
于是,在同年6月,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研究也终于走上正轨。]
这一波三折的,看得各朝代众人只觉得心惊肉跳。
一开始不觉得什么,现在仔细一算,从袁隆平大学毕业当教师,到如今才走上正轨,就用了快十年的时间。
想到这的人,都齐齐倒抽一口气,这一行,果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下去的。
他们也总算明白,天幕之前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了。
这还真不是性情急躁,静不下来的人能坚持下来的。
前面就已经如此困难了,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