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我就没打算带走。”徐杰二话不说把支票留下来恭敬的送到刘铭传手中。随即又促狭的问道:“刘公为何现在又和徐某人打赌了?”
“废话,没人跟钱过不去!老子还等着用这钱买你的快船呢。刘铭传笑骂道。
“等他日刘大人买船。台湾每买一艘该型战舰,我徐某人送一门4。7英寸速射炮。”徐杰郑重的说道。
“那省三在此代台湾百姓谢过济世兄了。”刘铭传拱手道。
“若他日,刘大人每买一艘战舰,济世兄真送一门火炮?”回到驿所。邓世昌问道。
“那是当然,大丈夫说话一个字一个钉。”徐杰说道。
“那我致远加炮之事,不知徐兄可否帮助一二。”邓世昌拱手面带愧色的说道,北洋内闽党独大,自己这个广东籍管带自然不受待见。若要是经费不足,怕是致远的炮就换不了了吧??不管如何,多一门炮海战中就多一份胜算,无论是为了打赢海战还是为了自己一船的兄弟,虽然向朋友要如此多的钱很是不好,但是他邓世昌也没别的选择!!。…。
“邓大人。没有想过换一条战舰吗?”徐杰看着窗外的月色说道。
“这,徐大人何意?”邓世昌颇为震惊的问道。
“这艘船是我设计的,我在意大利有很多朋友,所以接船和督造肯定是我。我还是天津水师学堂的副总教习,而李中堂又打算重用天津水师学堂的官学生,而官学生需要一个深谙海事的人去带。”徐杰颇为隐晦的说道。
“但是,如果大人可以的话,我还是请求为致远换炮加炮。”邓世昌愣了一下,随后继续说道:“不管如何,都是我北洋兄弟。都是我北洋水师的战舰。”
“定当竭力而为。”面对这样没有一点私心的人,徐杰还有什么好说的?
而隔壁的张佩纶听到2人的谈话后,在自己的电报稿上又添上了一句:“省三,济世,正卿乃真君子也。其交往亦以国事为重。为我北洋之幸,大清之幸也。”
。
第九十六章 阳谋
“这么快就来信了?”李鸿章笑了笑随后便认真的看起来电报,仅仅200余字的电报既然让大清文华殿大学士看了整整5遍。一刻钟后,李鸿章才将电报递给女儿长出一口气说道:“济世手段果然高啊。”
“父亲是说您的门生已经和刘大人达成共识了?”李经说道。
“3个小时,仅仅3个小时。当真是有效率啊。”李鸿章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惊叹。
“济世和刘大人都是君子,自然会以国事为重。”李经平静的说道。
“济世为国为民这是肯定的,但是并不代表他不会耍手腕。他的手段高着呢。”李鸿章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女儿说道。
“父亲可想说别人是用阴谋,而济世用的是阳谋?”一旁一直没说话的二女儿李经溥小声的说道。
“阳谋?”李鸿章先愣了一下,随即抚掌笑道:“没错,这小子就是玩的阳谋。你即使知道他想要你干什么,即使你对他的看法相当不赞同,甚至责骂,威胁他,但是结果你必须按照他的意思去做。这种感觉当真不好受啊。”说道这里。。李鸿章略带一丝沮丧。。…。
“这或许是因为见识和阅历的问题吧。父亲久居大清,自然是以一个清国人的眼光去看待事情处理事情。而济世久居国外,学的是外国人的东西,看待问题也会与父亲不同,而偏偏这个世道,我大清遇上了千年未有的大变革。怕是不能在以过去的眼光看问题了。”李经溥想了想说道。
“就是这点,才让我颇为不安。一旦他日济世接管了北洋权柄,他可不会像老夫那样心怀皇家啊。”李鸿章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
“但这济世不擅长权谋,怕是在朝堂上回吃亏啊。”李经不太同意父亲的观点,摇了摇头说道。
“不擅长权谋不意味着吃亏。”李鸿章摇了摇说道。“你没见过济世做事,当真的狠辣,你看他来我北洋才多久?先是在北海观舰前策动意大利人。随后又在全聚德借势流放了文廷式等人。又在当今皇上和太后面前将翁同龢逼到如此境地。他久居海外,还真把洋人的论势不论理学到家了!!”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如此。不过是济世比我们看到更深罢了。”李经溥说道。。…。
“可这北洋怕是容不下他这种人吧?即使个人再厉害,最终也会在多方掣肘之下很难成事,就如同父亲被中枢清流和南洋三方牵制下,很多想法都无法实施一样。”李经叹了口气说道。
“济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