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知道江书荣现在对没钱的苦楚有着锥心的记忆。微微的停了一停,这才接着道:“什么叫有?什么叫无?嗯,书荣。”
江书荣在旁正了正脸色,道:“我现在是没有钱,但是不代表着我会永远没有钱。我没有钱,但是我有一颗鸿鹄之心,青云之志。这才是真正的有,天地间最大的有!”
“对了。”林父在旁听了,很是高兴,接着道:“这才叫有。这种看不见的有,心中的有,才可以创造看得见的有。但在要记住一点儿,以正取利。是自己的,要,不是自己的,不要。”说到这儿,声音和脸上也都带上了威严的神色。
“我知道的。”江书荣在旁认真的道,“富与贵,取之以正,方可长久。这一点儿,我会铭记于心的。”说着,看向了一旁林如冰的房间,脸上不由的笑了出来。
林母见了,也不由的笑了出来,知道是在想念女儿,不会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也在旁道:“知道了就好。精气神要回来,谁说不读完大学就不能够成就事业了。是不是?我们读的是书,也没有说一定就要在学校里读,是不是?”
第三章(2)
江书荣笑着道:“也是的。伯父,伯母。”随之又微微一沉吟,若有所思的道:“也是。贫者,身也,非心也。心贫才是真正的贫。人和人不一样,取决于每个人头脑中的思想,如何赚钱的思想。思想的贫穷才是真正的贫穷。物质的贫穷来自于思想的贫穷。”
林父在旁听了,先笑道:“书荣。你可是比以前长进了许多。”见江书荣在一旁笑着不答,便又道:“也对。思想观念的转化才是最重要的。”
林母在旁脸露赞许的神色,笑着道:“书荣,我可没有想到,这话竟然从你嘴里说出来,你还这么年轻。对了,也就是你所说的。我们不是经常说,生命是由思想组成,而思想又决定一切吗?也就是你所说的那个理了。”
江书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也就是抄袭,没有什么新意的。”
林父笑着道:“不叫抄袭,咱这叫活学活用。一切都为赚钱而服务。你这脑袋瓜呀,还真好使!”
林母也笑了起来,接着道:“书荣说的对。不过,我现在看到你有这样的认识,有这样的态度我们也就感到很是欣慰了。说来说去,人这一生,总是会有意外。我们总也不能因为人生中的意外就让它阻止了自己前进的脚步。相反,我们就应当把意外看成对自己的一种考验。是不是?出了意外,仍然不可以让这个意外阻止自己所要做的事。到西天取到真经才是自己的目的,沟沟坎坎只是过程。过程是为目的最终服务的。”
江书荣点头认真的道:“知道了,伯母。意外不可以阻止人生的前进。”
林父接着道:“这就好。看看《史记》中那些成就功业的人,谁是在顺境中的?苏秦,张仪,范雎,汉代的开国将相,都不是。顺境中又何以能磨练出人的才能。顺境只会让人一事无成,笼子中的鸟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在逆境中成长,在逆境中磨励,在逆境中增长自己的才能,在逆境中练就一身过人的才能,练就一身旋乾转坤的经纶,练就一身中流砥柱,挽狂澜于即倒的雄才。这样,才会成为自己将来做一翻事业的资本。松柏之质,经霜弥茂,远不是蒲柳之姿可以相比拟的。毛泽东主席不是也主张逆境出人才吗?毕竟,欲取财,先取才。”
江书荣忙又认真的点头道:“记住了,伯父。”
林母点了点头,又向自己女儿的房间那看看了,脸上换了一脸的严肃,道:“书荣。我在这儿可是郑重的告诉你。以后不能这样对冰冰了。看看,冰冰这才几个月,人都瘦成什么样了。我怎么劝她都不肯听我的,吃饭的时候多吃点儿。要是再这样对冰冰,我们可是就恼你了。”
江书荣忙认真的道:“知道了,伯母。我以后再也不敢了。不,是再也不会这样想了。就这一次的。”
林父见江书荣认真的样子,笑了出来,伸手过去,在江书荣肩膀上轻轻的拍了拍以示安慰,道:“你呀!真是的。人好比什么都好。你人心地好,善良,对冰冰好比什么都让我们感到放心。是不是?钱吗,可以慢慢的赚。人品,可不是后天可以培养出来的。冰冰那么小就认识你,我们都没有加以反对。还不是因为你人好。别在起什么歪心思了。要不然,冰冰要是真的恼起你来,出了点儿事,有你后悔的时候。”
江书荣看着林如冰的房间,边点头边认真的道:“我知道的。伯父。”
林母接着道:“人好就好,这个道理你知道就好。看,我和你伯父也是吃工资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