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着一个[林声晚]的发光应援牌。刚到场外的薛雁看着这幅人山人海的阵仗,不由得把随身小包紧紧贴在腹前,生怕被人顺手牵羊摸走了去。
而另一边,身在帝都的林声晚全球粉丝后援团团长爱丽丝正在打电话做最后的联络。
他们用募集到的资金包下华国一线城市的公交车、地铁站、飞机场的广告,身在帝都、魔都、羊城、鹏城的市民只要一出门,便能看到贴上林声晚半身像和生日祝福的公交车行驶而过,余下的钱以林声晚的名义全数捐给某公益组织,当他们为偶像庆生的方式被贴上微博后,整个娱乐圈为之震动。
从前粉丝们送礼物大多是以个人的名义互相攀比,你送现金,我送豪车,拼的是心意和诚意,傅修齐万万没想到林声晚的粉丝团如此大手笔,竟考虑到偶像的商业价值和关注度,尤其是做公益这事,让许多家长都对林声晚本人路转粉,甚至不反对自家闺女儿子追星,在他们看来,林声晚这个正能量的偶像在娱乐圈就像是一股清流,如果必须找一个人充当自家孩子的偶像,林声晚在他们心中绝对是顺位第一人。
“她的粉丝简直要逆天!”其它明星在看到大街小巷的公交车广告和微博的曝光后,忍不住感叹道,“我的粉还在孤军作战,他们就已经有组织有团体了。”
“这得花多少钱啊,”陈娣始终想不通林声晚哪来那么大的号召力,“同是今年出道,怎么人家潘冷之、薛如云就没这能耐呢?”
林声晚粉丝的凝聚力与行动力很快传遍了整个娱乐圈,手上有项目的娱乐公司不约而同考虑起她的定位来,而林声晚所参演的剧组,也不禁开始衡量对方的戏份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那什么,文中所述,不要轻易当真嗷~
※、第68章 演唱会
“林声晚在《贞观》的戏份?”演唱会开始前; 正在剪辑的《贞观》导演接到来自华梦的电话; 他听说对方的来意后,沉思半晌说道,“的确有人想……你懂的,我不好说太清楚,你放一万个心; 她的戏份不会少; 我话放在这里; 少一帧你来找我。”
另一边; 挂上电话的傅哥哥收到底下人的回应后,在书房桌后揉了揉眉间的穴位,对自个儿弟弟说,“这下你放心了吧。”
傅修齐“切”了一声,“娱乐圈的保证能信?”要不是他三番两次让哥哥去敲打一番,显示华梦对林声晚的重视,没准这群人真能为了讨好张巧娜把晚晚的戏份剪光,这种事他又不是没见过。
除了担任林声晚的经纪人; 傅修齐还有许多其它项目要跟进; 所以在她参加演唱会时没能到魔都亲自参与; 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遗憾。
魔都这边,早在演唱会半个月前,会场的票就已经全卖出去了——账面上是这样,但还是有许多观众跑到会场门口来,寄希望于小摊贩兜售的黄牛票; 或者干脆就在会场外听着,反正音响效果那么好,除了看不到本人、感受不到会场气氛,待遇和普通座一样一样的。
薛雁从没来参加过演唱会,她紧握怀里的小包,目光警惕地打量着会场外面的各式灯牌和横幅,在一众“梁哥”“梁梁”“大梁”的灯牌中,她总算找到一个特别亮、写着“林声晚”的大灯牌,正好在会场门口右手边,她如获至宝地穿过满是汗味和灰尘的拥挤人群,朝举着灯牌的女孩走去,“你好,我是大雁。”大雁是她的网名。
“你好!我是晴兲鲑鲑,”这个留着厚厚齐刘海,头发染成黄色,看起来绝对不超过十八岁的女孩爽朗地伸出手,“叫我娃娃就行。”
在娃娃身后,已经有两个女孩拎着袋子等着,她们帮忙给薛雁分了票、灯牌、皇冠头箍、荧光棒和一个小纸袋装的签名海报,薛雁当着她们的面用支付宝转账一百块钱到公共账号上,才接过这些东西。
一开始她们还有些生疏,但谈到林声晚——这个共同的偶像后,她们打开了话匣子,和喜欢晚晚搭配的薛雁不同,娃娃觉得她很酷,“她年龄和我们差不多,不管在哪都能混得那么好,超厉害。”
娃娃的妈妈平时不准她追星,更别提来看演唱会了,但是当她提出把头发染回来的想法后,父母一改以往的反对,竟觉得她有个偶像也不错,与其将时间花费在网吧与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弄得花里胡哨,还不如让她组织些活动,出去见见世面,“我想剪成晚晚平时的发型。”她嫌弃地瞅了一眼自己褪色的“金发”,比划道,“就是她私底下自拍的发型。”
演员每参与一部剧都会换一个造型,正如古代绝无可能出现短发女子——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