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1/4 页)
袭爵呢?所以皇上这一句家风清正的评判,其实是这个意思。”
赵如意这才彻底明白,大哥哥其实已经有了最好的考语了,只是大伯娘不知道,还想钻营。
安郡王道:“我怀疑这些信是被太后娘娘的人拿走了。”
赵如意福至心灵,问道:“莫不是这一回,有些人原本不应该说话的人,都站了出来为太后辩驳?”
安郡王笑,又忍不住摸摸她的头:“哎呀你怎么就这么聪明呢!”
赵如意虽然不上朝,可她只凭有限的几件事,已经发现了太后与皇帝有党争,皇帝不想做受制于太后的皇帝,太后同样也希望大权在握,不想事事都仰仗皇帝,这是难以避免的,别说这不是亲母子,便是亲母子,在有机会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太后有多年积累,皇帝借赐侧妃一事,沉重的打击了太后的威信和势力,现在局面占优,可是太后显然是不会就此认输的,原本就有根基,再用这些信做做文章,今后局势会怎么样也很难说了。
赵如意几乎是出于本能的替皇帝忧心起来:“这些信会藏在哪里呢?”
“这我哪里知道去?”安郡王说:“其实就是这些信,我也是才确定了确实存在,已经被人拿走了的,以前都只是猜测。”
“好难办。”赵如意忧心忡忡,安郡王笑:“瞧你那样,不知道的人,还当你是皇上的亲姑娘呢!只怕皇上的亲姑娘还不会去想这个。”
“谁叫你说呢!”赵如意不满的很,她又不是木头做的,既然知道了,难道不去想一想吗?
赵如意当然也明白,安郡王不是无缘无故跟她说这些的,成亲日子已经定了,她作为今后的安郡王妃,要面对的自然就多了起来,后宅看似家中琐事,可是各种来往,走礼,交际,也与前朝形势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她若是不懂,说不定在一件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上,就会栽跟头。
妻贤夫祸少,古语总是有些道理的。
安郡王不动声色随口在她的家事上引入朝政,让赵如意特别明显的感觉到她就快要成为安郡王妃的事实,赐婚不单单只是圣旨了,变成了近在咫尺的事了。
赵家一家人这还是第一次在京城过的年,不仅仅是赵如意要在这一年的五月出嫁,赵家的几位姑娘从选秀中落选出来后,已经过了十七岁生辰的七姑娘赵淑云也订了亲,十二月就换了庚帖,同样是要嫁在京城了。
赵淑云的未来夫君,说起来也是大名鼎鼎的,京城上一届秋闱的四大才子之一,中了二甲进士的蓝小公子蓝和。
这说起来,好像是一个轮回一般,田公子嫌弃赵家的门第,退了亲,却只中了个同进士,可赵家自己却出了个传胪,被退亲的九姑娘成了郡王妃,而同样是才子的蓝和,中了进士,却求娶赵家的姑娘。
幸而求的不是九姑娘,不然简直就是给田公子的凌空一巴掌了。
说不定蓝公子还觉得很遗憾,他跟田公子不和,这可不是一个秘密,不过赵如意还是觉得这婚姻轮回,真是挺奇妙的。
经历了康二姑娘的事之后,赵如意对京城的闺秀热爱才子的传统颇为了解了,就取笑赵淑云:“你别出门了,当心挨打。”
第65章 聘礼
第六十五章
才出了正月; 护国长公主府就来下聘,虽然是旨意赐婚,又有礼部操持,这聘礼还是要自己预备; 小厮们穿着一色新裁的衣服; 大红的腰带,抬着几十抬绑着大红绸花的聘礼吹吹打打的往赵家送,沿路引来许多围观之人。
对于这样在云端的人物,围观的普通群众提不起比较的心和妒忌的心; 纯是来看热闹的,几乎都在说赵家姑娘命好,才被退了亲,一转眼就成了郡王妃。
有人说这才叫有福啊; 要是田家没去退亲,这位赵姑娘如今就是同进士之妻了,跟现在这会儿比起来; 那可真是天渊之别; 果真这有福气的人; 阴差阳错都会有福,连退亲这样的倒霉事; 都会变成福气。
说的人当然也顺口嘲笑了两句名满京城的田才子,在中了同进士之后; 田公子名声更振; 几乎比在秋闱之前名声更响些; 不止是读书人和士官之家,就是更底层些的也当了个闲话听听,跟着笑上一笑。
踩人的感觉一向叫人愉快,尤其是这种原本高高在上的人,又有明显的瑕疵,踩起来理直气壮。
这随口奚落田才子的话,落在人群里两个戴着帷帽的女子的耳中,实在刺耳之极,看起来娇娇弱弱的那个女子,帷帽下的脸色十分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