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2/4 页)
阳门,而是命令大军停下,然后命令炮营将火炮推出来,这种新铸造的火炮射程达五公里,是汉阳门城楼上火炮射程的一倍半。
匆匆忙忙赶到汉阳城楼的黄运泰,借助千里镜,他看到了整整一排黑通通的炮口正对着汉阳门上的城楼,立刻惊背后冷汗直流,心道,武昌城恐怕是凶多吉少了,火炮的威力他是知道的。
“命令炮营一刻钟的炮火准备!”熊廷弼观察了一下汉阳门的防 御,对传令兵下达命令道。
生死存亡的关头,黄运泰也命令城门楼上仅有的两门火炮朝对面的火炮阵地开炮,可惜的是操炮的士兵告诉他,他们的火炮根本打不到人家。
随着第一发炮弹飞上汉阳门上的城楼,发出震天巨响,六角的城门楼阁顿时被轰塌了一角,压死数名士卒,有的居然被这巨大的声响震的七窍流血而死,黄运泰躲闪的快,差点就被埋在瓦砾土砖之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对方的火炮的射程不仅比自己的远,威力更大,接下来还没有等他清醒过来,轰隆隆的传来十几声巨响,直觉是天地倒转,如山崩地裂一般,等城上的士兵幸存的士兵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城门楼已经被敌人的火炮给轰开了一个缺口。
熊廷弼也被这种新型的红夷大炮的巨大威力震惊了原本还以为要轰它几下,现在发现一下就够了,于是忙命令炮营停止炮击,同时下令大军攻城。
战斗根本就没有什么悬念,杨肇基也从中和门、通湘门、宾阳门以及忠孝门攻入武昌,与熊廷弼大军顺利会师。黄运泰等十几个官员在两三百人拼死的保护下,杀开一条血路从双胜门往东逃脱,虽然一时性命保存,但在后来魏忠贤追究湖广丢失的责任之时,十几个人一个都没能逃脱一死。
武昌攻克之后,熊廷弼立刻命人六百里加急奏报朝廷,然后抓紧整编军队,修缮被火炮轰榻的汉阳门,准备继续南下。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十四卷:风卷残云之第二章:捷报传来(一)
指一算,朱影龙“遇刺重伤”已经有月余,已经能下 朝廷内外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新军整编工作已全部完成,下一阶段就是将新军训练成一支精锐之师,燧发枪已经在半年前研制成功,因为搬迁王恭厂的缘故,产量不是很稳定,直到王恭厂一期工程完工,产量才稳定并且逐渐攀升,从每天生产五十支到现在的两百支,但是这个生产速度并不能满足眼下的装备的需求,朱影龙下旨给负责军工生产的军器司司长瞿式,要他将现有的燧发枪速度再提高一倍,将工匠分成日夜两班,争取年前新军装备完备。
“武昌大捷,武昌大捷!”
七月十五清晨,北京城永定门刚打开没多久,集聚在城外的百姓正排队陆续进入北京城,忽然队伍尽头飞来一骑,扯着嗓子高喊,被惊动的百姓纷纷向两边挤去,给让开一条道来,惊讶的望着由远及近,又从自己身侧奔驰而去的驿马。
一马轻骑不但破坏了百姓京城的秩序,也打破了刚刚平静下来的朝廷。
按照规矩军报首先呈送兵部,再由兵部转呈皇上,现在兵部归军机阁领导,朱影龙下旨凡要紧之军务全部呈送军机阁,由军机阁呈报与 他,所以呈送捷报的六百里快马直入军机阁,将捷报亲自送到了刚刚到军机阁,准备去上早朝的军机首辅大学士孙承宗的手里。
孙承宗打开熊廷弼的奏捷奏章一看,顿时激动的手指颤抖,忙令人将骑马奔跑了一昼夜的驿卒带下去好生休息,然后揣着奏章就直奔养心殿,他要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皇上,然后让皇上在早朝的时候当着文武百官地面当众宣布这个惊天的好消息。好震慑那些怀有贰心、阻挠皇上改革的小人大臣。
此刻,朱影龙正在嫣红的服侍下穿戴龙袍,大朝已经停了一个月 了,不能再借伤不务正业了,今儿个又是大朝的日子,他已经传旨下 去,今天会上朝议事,所以早早的起来了,睡了一个多月的懒觉,还真有些不适应呢。穿衣服的时候都提起不劲来,看来人是不能懈怠下来 的,这一懈怠下来,就会滋生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懒、馋等等,再这样下去,可就有危险了,现在还不是能放松享福地时候呀!
“启禀皇上,军机阁首辅孙大学士有要事禀奏。”朱影龙在嫣红的帮助下束上镶满玉石玛瑙的盘龙金丝腰带之时,徐应元匆匆从外面走进来禀告道。
“什么事。非要这个时候说,朕不是一会儿就去上朝吗?”朱影龙有些莫名其妙的道。
“奴才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