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采取更短距离的堡垒推进,这就愈使我们失去无堡垒的较长距离的消灭敌人的机会,并反被敌人监视与钳制了,而失去秘密与迅速去消灭在其他方面采取跃进或急进的敌人的机会。这种对峙最疲劳兵力,消耗弹药和有生力量,有时却收不到什么好的结果!”
但李德、博古认为*是毛泽东的嫡系,所主张的那一套仍然是毛泽东所积极倡导的游击战、运动战,拒不采纳,仍然命令红军主力坚守阵地,与强敌对峙。
彭德怀眼睁睁地望着坚守在所谓“永久工事”内红十四师的一个营,在敌军密集如雨的炮火轰击下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竟全部活埋在堡垒里,无一生还。
从四月十日到二十八日,广昌保卫战历时十八天,红军伤亡5500余人,受伤20000余人,而国民党军仅伤亡2600余人。
广昌战役刚结束,彭德怀当面痛斥李德瞎指挥:“你们的作战指挥从开始就是错误的,是图上作业的战术家,”简直是“崽卖爷田不心痛!”“无耻下流!”
在后方的毛泽东也对广昌保卫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广昌保卫战对红军来说,是一场大灾难,毫无战绩!
鉴于广昌保卫战失败的教训,五月四日,*再次致电李德,再次建议实行运动战,反对“过去那样以主力逼近敌人,与敌对峙”的战法,主张我军主力“宁可多走一点路,宁可万一扑空,只要时间赶得上则应当去赶那个机会”。
但李德对*的建议仍置之不理,仍命令红军主力继续采用堡垒对堡垒和短促突击的战法。
方国安老将军是湖南平江人,一九三○年参加红军。二○○六年,九十五岁的老将军告诉笔者:五次反“围剿”从一九三三年下半年开始到一九三四年长征开始,差不多打了一年,这一年基本上没有打什么胜仗。李德顾问到处分兵把守,不让敌人占领苏区一寸土地。敌人也有经验,过去长驱直入,经常被我们消灭一路,消灭一边,五次“围剿”最多进二里路或一里路,就修碉堡、筑工事,还修公路连接起来,第二天再进,结果中央苏区就一天天缩小了。
原红一军团一师司号员、八十八岁的老红军张生荣,一九三○年时就参加了红军:江西反“围剿”时他是“左”倾,与敌人碉堡与碉堡相对。但敌人有炮,我们辛苦一夜修筑起的碉堡,第二天敌人一炮就摧毁了。我们没有炮,步枪子弹都很少,都靠缴敌人的,自己用土硝做的子弹打不远也打不准。
当然,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并没有完全循规蹈矩,偶尔也会露出一手毛泽东所倡导的“诱敌深入”战术。
一九三四年九月一日,*指挥红一军团主力、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在温坊地区设伏,歼敌东路军第三师八旅,九月三日又击溃敌第九师附第三师余部共八个团。红军仅以伤亡700人的代价,毙伤敌2000余人,俘2400余人,缴各种枪1800余支,这是第五次反“围剿”中少有的一次胜利。
然而,局部的胜利毕竟无法挽回大局的失败。
到最后,中央红军不得不放弃毛泽东呕心沥血数载开创出来的江西苏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李德还为大军转移精心制订了“甬道战术”。
时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师长的陈伯钧将军是这样评价李德的“甬道战术”的:一、三军团为左右先锋,八、九军团打接应,后面由五军团担任掩护,中央军委直属队在中间,坐的是五个人抬的轿子,搭的架子很大。
彭德怀气愤地说:“这样抬着棺材走路,哪像个打仗的样子!”
更让人不可理喻的是这支大军的行进秩序。
这支大军主要由红一方面军和中央纵队组成,从江西出发时约86000人。
红一方面军下辖一、三、五、八、九五个军团,拥有70000余人马,各种步枪35000余支,轻重机枪750余挺,中小口径炮15门。
中央纵队分为两个纵队:第一纵队约4700余人,代号红星,主要由中央军委及直属机关组成;第二纵队约9800余人,代号红章,主要由中央政府及下属各部门人员组成,此外还有5000余人的挑夫队,挑夫队肩上压着几百万块光洋和数额巨大的苏区银行纸币、无数的纸印宣传品、兵工厂的车床、印刷厂的石印机、医院的X光机、甚至屎盆尿盆脸盆。
“长征初期简直就是大搬家,什么也搬走,坛坛罐罐什么也舍不得丢!长征一开始,前卫部队走得很快,中央纵队每天就走得很慢。整个队伍稀稀拉拉的,像条长龙,前后相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