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过,他选择了木椅。她端来了两杯绿茶,给他一杯,自己一杯,然后两人隔着60厘米宽的写字台,面对面坐下。这种坐法是他们见面时的习惯,过去她去西安拜访他,他来上海拜访她,都是这样坐的。这样坐,谈起话来方便,可以互相直视对方表情,对说者、听者互相观察对方心思、情绪的细微变化,相互理解谈话的含义,都大有帮助。
他带来了他的两篇新著,连同纸袋一起交给了她。他说:“我知道你不喜欢看这类东西,不过拿给你是完成任务,看不看我就不管了。”
她笑了笑,双手接过来,一边从纸袋中取出看了看标题,信手翻了几页,一边说道:“您写的东西我怎能不看呢?”说着放进了抽屉。他的年龄比她大,她视他为学术界前辈,尊称用习惯了,一时不好改。他不喜欢这个您字,总觉得它会把两个人的距离拉大,虽然他知道她没有这样的意思。
“这不是学术论文,只是消闲之作。论文,要写就要写新的见解、新的观点。没有新东西就不要写,不能总重复自己已有的东西,当然更不能重复别人的东西。在我这个专业领域,最不能让人忍受的,是没有争论。只有争论,才能提出问题,促使人深入思考,深入研究。七、八年前,我写过几篇批评批判过去一些人的错误观点、错误提法的文章,可是既没有人写文章反驳,也没有人写文章说是。在研讨会上,也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就算你提出挑战,也没有人应战。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争论,在私下里的叽叽咕咕并不少。私下里叽咕,可以不讲根据,不讲道理,可以不顾逻辑,可以不负责任,目的就是让听者知道‘我比他强’。这是什么学术风气!”
“您的著作,大部分我都读过。这些文章,不看署名,只看内容,就知道是谁写的。一个特点是,主要观点精辟、独到,论述深度很少有人能及;另一个特点是,文字表达流畅、精练、准确,一字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不能易。”
夕阳朝晖之三—情侣
“你不是有偏见吧!因为是我的?”他半开玩笑地说。他喜欢她对自己论文的评价,可是又觉得自己远未达到她说的那种高度。在名实之间,他认为名略低于实,最让人心安,最让人感觉舒服。
“绝对没有。我不会奉承人,更不会奉承你。”
她用了“你”字,说明已经放松了。他很高兴。她又说:“现在有些方面的风气确实很不好。”接着也说了不少在学术上、在生活上遇到的不正当的事情。她最感觉气愤的,是有些人因为自己处在一种特殊的位置上,公然理直气壮地把别人的研究成果攫为己有。接着她又谈到了不久前有人给她介绍的一位男朋友。这个人,年龄比她大一点,几年前离婚的,人品不错。只是让人觉得太缺少男子汉气概,她看着就不舒服,推掉了。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吃晚饭时间。她说:“不想陪你去外边饭店,由我做两个菜,在家里随便吃一点,可能更好。”她和他想到一块去了。在家里吃饭,气氛好,方便谈话,节省时间,何况她又不愿意碰到熟人,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他的来访。
在她烧菜的时候,他站在厨房门外看着,忽然无心中说了一句:“我到你家里来,不要告诉别人。”
她也无心中回答了一句:“当然啦,那还用说。”
这个无心回答,联想到进门时她那种悄悄避人的样子,他受到了启发,也受到了鼓舞。
吃过晚饭,他们重新回到写字台前面对面坐下。开始对望着,有一两分钟谁也没有说话。他首先有些不好意思,便使自己的视线从她的视线中脱离出来。他心里盘算,时间很紧迫了,这次如果不把话说出来,又不知道何年何月再有机会。他心怀忐忑,几乎是用上全身的力气低声对她说:“这些年来我一直很喜欢你。”接下来,他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像熟透了的桃子从树上掉下来那样简单。他的话音刚落,她就爽快地说:“其实一样,我也早就喜欢你了。”也许是所谓心心相印吧!她好像已经知道他会说什么,早就准备好了回答。他们两个互相看着对方,会意地笑了,笑得是那么开心。他把双手手心朝上向前伸出平放在写字台上,两眼望着她微笑着。她也伸出双手手心朝下向前伸出,轻轻放在他的手上,也对他微微一笑。四只手的手心贴在了一起,一股热意通遍了两个人的全身。他缓缓站起身来,她也缓缓站起身来,他们同时向一侧迈出了两步闪开了写字台,拥抱在一起。接着双双后仰互相含笑对视了一下,又紧紧拥抱在一起。
他们忘记了周围,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他忽然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