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4/4 页)
而根据我所查到的资料,套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可推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万历年间,一两白银可以购买两石米左右(昀低),即三百多斤。经查,一斤米的市价,大致在人民币两元左右。
如此推算,万历年间的一两银子大致相当于人民币六百元。五千两,也就是三百万元人民币。 谁说古人小气,人家还真肯下本钱啊。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平壤城内的小西行长正进行他的昀终军事部署,自明军到来后,他曾仔细观察明军动向,希望找到对方主攻方向,由于大雾,且明军行动诡异,始终无法如愿,
所以城中的布防也是一日三变,未能固定。 时间已经不多了,长期的军事经验告诉他,决战即将到来,而今夜,可能是他的昀后一
次机会。 于是在一段紧张的忙碌后,小西行长做出了昀终的决定。 '1207' 守卫平壤部队,为日军第一军全部、第二军一部,共计一万八千余人,以及朝鲜军(朝
奸部队),共计五千余人,合计两万三千人。 根据种种蛛丝马迹判断,明军的主攻方向是西北方向,此地应放置主力防守,于是小西行长命令:第一军主力一万两千人,驻守西北方三门:七星门,小西门,大西门,配备大量
火枪,务必死守。 而在东面,明军并无大量军队,所以小西行长大胆做出判断:明军不会在东城发动猛攻。 现在只剩下南城和北城了。 短暂犹豫之后,小西行长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南城广阔,不利用兵,新军(朝鲜军)五千人,驻守南城含毯门。 ” “余部主力防守北城! ” 我相信,在这一瞬间,他脑海中闪过的,是一天前的那一幕。 “剩余部队为预备队,由我亲自统领! ” 至此,小西行长部署完毕。 从明军的动向和驻扎看,东面应无敌军,南面必有佯攻,而主攻方向一定是西北两城,
我相信,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只要打退明军总攻,固守待援,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此时,在城外的明军大营,李如松终于说出了他隐藏已久的进攻计划: “我军的主攻方向,是西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