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2/4 页)
“虫族”又将电脑动画推向一个新台阶。
最后,到了《最终幻想》里,电脑动画达到一个极限:世界上第一部完全由电脑动画制作的仿真电影,而不是卡通电影(第一部电脑动画制作的卡通电影是《玩具总动员》)。这是一部“灭世题材”的科幻片。描写了某种单纯为能量体的生物入侵地球后的惨状。《最终幻想》以写实的手法,创造出完全由虚拟人物构成的影片。不过,以笔者所见,这种完全由虚拟人物“演出”的影片,恐怕会和立体电影、球幕电影一样,只能带来一时的新鲜感,观众不会认同它。《最终幻想》不仅本身票房惨败,从它上演到现在的几年里,几乎没有成功的后继者。
2002年,卢卡斯推出《星战前传》第二集《克隆人进攻》。它再一次创造历史:第一部由数字摄像机,而不是摄影机拍摄的电影。摄像机远比摄影机灵活,加工特技也很方便。但由于影像质量始终赶不上摄影机,只能拍摄电视屏幕上出现的画面。这一次,卢卡斯破天荒之举,将开创世界电影的一段新历史。他本人就声称,再也不会用胶片拍摄了。笔者相信这一点,因为我们平常人使用数码相机后,都很难再去习惯光学照相机。
由于特技水平的提高,大量二十世纪的科幻名著得以搬上银幕。计有《星河战队》、《少数派报告》、《我,机器人》、《全面回忆》、《沙丘》、《地球杀场》等多部。包含在科幻小说里的魅力可以进一步释放出来。而《特警判官》、《星际旅行》、《蜘蛛侠》、《蝙蝠侠》等漫画故事,或者电视片也可以拍摄宏大的电影版,在银幕上增加了新颖视觉效果。
单纯有电脑特技,没有艺术含量,也不可能构造优秀的科幻片。《入侵脑细胞》为我们提供了正面例子。影片中的变态杀手将受害女子囚禁在地下室的水箱里,漫漫地放水将她杀死。当警方抓到杀手时,他已经因为发病而永远昏迷。警方请心理学家运用先进技术,进入杀手的梦境,寻找受害人被囚禁的地点。于是,影片大部分是在讲述变态杀手的梦境,意识流色彩非常强烈。但更令人称奇的是,意识流本来以非理性为逻辑出发点,而这部过半时间由意识流画面组成的影片,出发点却是非常理性的科学技术,是“写实的意识流”。这可以作为科幻艺术特殊表现力的例证。
第五卷:科幻影视概述 第三章:高科技时代(2…2)
当然,即使在这个时代,仍然有不靠高科技,而是靠传统特技加上大投资试图取胜的电影。它的代表就是1995年上演的《水世界》。它以创世界纪录的投资始,以票房惨败终。其实,这部电影在艺术上极为出色。影片描写了在被水淹没的世界上,一群群蒙昧状态的人寻找“干土”的过程。其间当然不乏追逐打斗的场面。但是,影片对原始状态生活环境的描绘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是背景,甚至演员的言行举止间也剔除了“文化”的痕迹。粗犷和蛮荒的风格贯穿影片始终。
不过,除了深海场面外,《水世界》完全靠巨资搭建实景来拍摄,甚至在暴风摧毁布景之后,继续搭制新景。这种作法似乎已显落伍。它的姐妹篇《邮差》重复走这条路,搭建了号称世界电影史上最大的人工外景——废矿场。但它丝毫未给观众以神奇感,甚至没有什么印象。《邮差》也以票房惨败而告终。这说明,科幻片自有其规律,巨资也要用对地方才是。
1999年出现的《矩阵》(通常翻译成《黑客帝国》)给二十世纪的科幻电影留下了一个出色的结尾。在这部电影里,技术和电影语言运用高度结合于一体。举个例子:在第二集中,有一个高速公路上的追逐场面。莫菲斯站在集装箱顶上,黑衣密探跳下来,两个人隔一段距离对持,蓄势待发,然后交手。这个蓄势待发的过程,主要是给观众一个情绪准备,在传统格斗电影里很常见。但在此处,导演让镜头围绕着他们,三百六十度由远到近转了一圈。静的人和动的镜头结合在一起,将“蓄势待发”这个过程在银幕上提高了一个层次。而这个旋转镜头又是在高速公路背景上拍摄的,没有电脑动画制作不可能完成。
我们可以从历届奥斯卡奖科幻片获奖总名单中,侧面看到这一波科幻片高峰的影响。直到1953年二十六届中,《星际战争》(派拉蒙电影公司)获得最佳剪接奖,这才是科幻片进入奥斯卡的开始。从那以后,零星有个别科幻片获奖。而带来突破的则是《星球大战》。1977年,它获得了六个奖项。从那以后,科幻片很少缺席奥斯卡奖。一年拿数个奖项也是寻常之事。
在这些奖项里,“特别视觉效果奖”几乎为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