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3/4 页)
,就是本章的“虚拟背景”。这个概念不属于科学,属于文学。
似乎文学理论里,尚未有研究虚拟背景的部分。所以,笔者先介绍一下什么是虚拟背景,通过实例分析一下虚拟背景的构造,再探讨虚拟背景的文学理论价值。另外,第一卷第三编“时空探险”和本章内容是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建议大家再回过头去,将两部分对照着阅读。
第一节:什么是虚拟背景
如果一篇科幻小说里只存在着一条,或者廖廖几条自设逻辑,而故事的其它方面都是“现实”的。这就好比是将一株幻想之苗植入现实土壤里,看它生长成什么样。
虽然在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虚拟背景就已经出现。但相当一部分早期科幻小说是创作于现实环境的土壤中。最初的科幻小说,其背景几乎不离开当时当地,比如《弗兰肯斯坦》、《化身博士》、《大炮俱乐部》等等,后来,在一些由伪旅游小说中,作者开始刻意塑造成不存在的世界。凡尔纳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从《地心游记》开始,他便精心构造一个个虚拟舞台,供他的演员们表演。“神秘岛”、“机器岛”、“加利亚彗星”、“霍斯特国”等等,都是他精心设计的虚拟舞台。即使是《海底两万里》,由于当时海洋科学还处在萌芽阶段,这部作品中的“海底世界”只是凡尔纳收集科学成果后加工的一个神奇背景。
可以把这些作品与《环月旅行》、《征服者罗比尔》进行对比。《环月旅行》对月球表面的描写基本符合当时的天文学。仅仅是旅行家飞到月球的背景,凡尔纳才“超越”了一次:描写了一次山火爆发。这部作品的宗旨就是介绍月球知识。而在《征服者罗比尔》中,伴随着主人公罗比尔周游世界的飞行,读者看到了各地风光。它们完全是以现实材料为依据的。而在《机器岛》等作品里,凡尔纳只是拿来现有的科学知识,去建立他自己的世界。
再后来,威尔斯于《时间旅行》中,一下子把背景推到几十万年后。从此,“未来时代”成了科幻小说特有的背景。而任何未来时代都不可能不是虚拟的。与此同时,太空剧则把虚拟背景架设于浩瀚宇宙当中。
当然,晚近时期,也有一些科幻小说走回归现实之路。如迈克尔克莱顿的一些作品。不过,异时异地,甚至象虚拟世界、异度空间等子虚乌有的背景,仍然是科幻作品的主要舞台。
于是,创作这些作品首先要安排的不是人物、情节,而是背景。这恐怕是科幻作家与现实主义作家相比,多付出的一份劳动吧。不是每篇科幻作品都要求给出虚拟背景。但拥有虚拟背景的那些作品,往往更被科幻爱好者看好。在它们身上,科幻小说的特色体现得更充分。按照科幻作家的观点就是,能够在这类作品是体会“上帝造世”的感觉。
虚拟背景包括什么?从理论上分析并不复杂。每一个虚拟背景,其实都是大量自设逻辑相互连接构成的。只不过,从单个自设逻辑的自洽性,到一堆自设逻辑各自的自洽性,它们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要安排的对象显然有质的变化。
著名文学评论家董鼎山先生分析了科幻小说的这个特点:科学小说的创作技巧与现实生活小说的创作技巧有所不同。我们如要研究科学小说与文学间的关系,这个认识是必要的。重要的一点是:科学小说的行动并不是由故事中的角色所决定,而是由环境所决定。科学小说的情节不是角色所造成的故事,而是环境所造成的故事。读者的注意力不是被角色性格刻划及角色行动所吸引,而是被一个完全所不熟悉的世界环境所吸引。对科学小说读者看来,“不熟悉的”(无论是人是物)才有意思;“熟悉的”(即人类生活与现世界)就变为味同嚼蜡。当然,小说的内容如是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人类行为与事物,便不成为科学小说。在科学小说中,性格的描写是次要;主要的是新奇环境的描写。(董鼎山《科学小说与文学》,《读书》杂志1981年7期。)
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文学中,背景为人物服务。作者着力的是人物,现实主义作品吸引读者的,最后能够留下的印象的往往也是人物性格及命运。而科幻小说则完全相反,人物往往是为了描写背景服务的。而那个背景,当然是作者虚拟的。
甚至可以说,在许多科幻小说里,那个虚拟的背景是真正的主角。比如,三大反乌托邦小说已经成为永恒的经典,但人们并没有记和得其中有哪个突出的角色,它们的价值在于把一个抹杀个性的专制社会虚构在小说里。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第四章:虚拟背景(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