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3/4 页)
与司法部门打交道。
当然,其中的“好孩子”肯定占多数,比如,日后的电脑大王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人当初都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后来,作家兼编辑杜佐斯借用这个词来指称八十年代年代以写被电脑自动化控制的社会为背景的科幻小说。
作为科幻小说中“塞伯朋克流派”的作家们,也都拥有类似的生活经历。他们的作品尽管在当时的外人看来离奇古怪,但对于他们自己和同类来说却有着很现实的背景。斯特灵在1990年答《轨迹》记者问时曾称,数字迷幻剂将代替物质的迷幻剂。这在那个年代还是预言。仅仅十年后,游戏上瘾或上网成瘾这些现象就是在中国也已经很是触目惊心了。
由于极端个人化的生活方式,“塞伯朋克”流派的作者大多不愿意接受这个集体化的称呼。哪位作家属于塞伯朋克,往往是 “外人们”根据作品的特点与作者的生活方式,把他们硬划进去的。这些作家包括:威廉吉伯森、布鲁斯斯特灵、格里格别尔、莱维丝施恩纳等人。
威廉吉布森出生于1948年,年轻时便参加过反越战的抗议行动,后来成为加拿大公民。他的创作生涯开始于1977年。他不是塞伯朋克运动的创始人。但他的塞伯朋克三部曲《神经漫游者》(1984)、《读数为零》(1986)和《蒙娜丽莎加速器》(1988)却使得这个流派获得社会的重视,并因此被视为塞伯朋克运动的主将。198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神经漫游者》。在小说中,主人公凯斯将自己的大脑与电脑网络相联通,成为信息窃贼。
“塞伯朋克”派的另一个作家是布鲁斯斯特灵。斯特灵于1954年生于德克萨斯州的布朗威利,毕业于奥斯汀的德克萨斯大学。曾参加过克拉里昂科幻写作学习班,并发表过一些短篇作品。1977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心之海》。后来又出版了《人造孩子》(1980)、《蜂群人》(1982)、《在布鲁涅的青春岁月》(1985)、《美丽与崇高》(1986)等。他还是 “塞伯朋克运动”的主要理论家和发言人,经常在与媒体接触和评论文章中介绍塞伯朋克流派的主张与特性。
从科幻小说本身的发展来看,塞伯朋克流派力求回归早期科幻小说重视科技和进步的特点,算是新浪潮运动的反动。由于塞伯朋友的主将们与主流文学界没有多少关系,他们更提倡科幻小说本身的特质,而反对以牺牲个性为代价地向主流文学靠拢。
在题材方面,他们将当时还没有成为大众生活一部分的电脑与网络引入科幻小说,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预言家。小说中出现的许多情节在十几年后变为现实展现在人们面前。他们比黄金时代的先辈们更重视与现实有关的科技进步,而不是遥远时空背景下不可捉模的所谓发明和进步。
不过,塞伯朋克流派的主将们与黄金时代的主力作家相差两代人,与新浪潮运动的主力作家也差了一代人,科幻文学史上的这三个特点鲜明的运动其实也有代沟的背景在内。塞伯朋克们反传统,乐于描写暴力、毒品、堕胎等灰色事物。这些都不见容于他们理想主义的祖辈或父辈。就是同代人中的许多科幻作家,由于性格和价值观的不同,也无法创作塞伯朋克风格的作品。
另外,由于与文学较远而与信息技术较近,他们的作品普遍缺乏专业文学写作的完整构思与优美文笔,但却具有反映信息化生活特点的跳跃性和随意性。它的题材范围也是比较狭窄的,更多地局限在电脑网络之中。总的来说,塞伯朋克只是当今科幻天空中出现的一颗明星,而无法代表它的全部。
第二节:世界各国的塞伯朋克
当电脑和网络成为普通人的生活体验后,塞伯朋克作品便出现在世界各地。比如,《幻影迷宫》便是俄罗斯科幻作家卢克延科的作品。
在中国,从九十年代后期到现在,也出现了大量赛伯朋克式的作品。
第二卷:世界科幻文学史 第十章:漫卷全世界
十章前言
第一节: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科幻小说
第二节:拉美发展中国家的科幻小说
十章前言
二十多年来,世界科幻最伟大的成就,并不是出现了更高水平的作品,或者更新的流派,而是这门萌生于发达国家的艺术已经推广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一门真正世界化、全球化的艺术,正活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
记录非主流国家科幻成就的文字相当少,除了英语国家外,世界各国之间的科幻界也缺乏有效联系。但是,如果你读完了本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