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作者:郑军
申明:本书由(。。cc)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作品相关 《科幻纵览》简介
《科幻纵览》是本人创作的系列丛书,以全面介绍科幻艺术为宗旨。全书共分七卷,各卷暂名为:《一卷科幻讲什么?》,二十万余字;《二卷世界科幻文学史》,十万余字;《三卷中国科幻文学史》,十万余字;《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分上下两卷,上卷为《科幻艺术的创作规律》,下卷为《科幻艺术的类型分析》,各十万余字;《五卷科幻影视概述》,十万余字;《六卷科幻与科学》,十万余字;《七卷科幻——从文学到文化》,十万余字。全部七卷本是一个整体,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规律、由历史到未来的顺序安排内容。合计近一百万字。(以上均为电脑统计字数)
1997年,笔者自费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科幻大会,带去一份长篇论文《科幻小说的创作与推广》,尝试着系统地讨论一下科幻艺术。当时印刷了两百份,在会上散发。那篇长文笔者是用稿纸写的,现在已经没有底稿。(不久前,笔者在网上浏览,竟然发现有位读者将其中的一段录入电脑,贴在网上。不胜惊讶与感激。)那时候,笔者连科幻的外观都没有看全,更不用说深入肌肤、骨髓了。只不过是一篇泛泛之谈。
从那以后,笔者在创作科幻小说之余,一直坚持对科幻艺术进行系统理论研究,每年均要对原来的体系进行修改,或删或添,或整体变动,或局部深入。由于改成电脑创作,这些文字得以及时上传网络,以便征求大家意见。于是就有《中国科幻之路》、《科幻创作教程》、《科幻文艺史》、《科幻文学征求意见稿》等诸多篇目流传于网络世界。其实,那些文字都是同一作品不同时期的版本。
由于始终感觉自己的研究不充分,不深入,所以,上述版本均没有准备正式出版,仅仅是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到了今年,笔者觉得,已经有把握将它发展成一套成熟的东西了。于是,便开始创作这套《科幻纵览》。虽然这也还不是最终版本,以后还要补充修改,但基本体系已经确定下来,并且,也可以正式提供给出版单位,寻求与读者见面的机会了。
《科幻纵览》七卷本互相联系,彼此印证,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笔者自然希望它能够被某家出版社一并看中,统一出版。不过,一气出版百万字的理论著作,这个可能性似乎不大。所以,如果哪家出版社对其中的某卷或几卷有兴趣,也可以选择单独出版。笔者会根据出版社的要求,在具体内容和文字上进行调整。
这套书的读者对象是普通读者,不是专家学者,所以,全书使用艺术化的语言,而不是严谨的学术语言来创作。另外,考虑到大家有可能没有机会将它们统一阅读,而是只阅读到其中的某一卷,或者某几卷,所以,每卷前面均附有总前言:科幻定义研究。没有这个前提,理解任何一卷的内容都有困难。
假如科幻艺术能够进入大学课堂,或者进入某个文学讲习班、函授班的授课范围,这套书将是比较适用的教材。至少会是一套不错的参考书。
作品相关 科幻小说定义研究——总前言
为一件事物下定义,在语言上直接表现为判断句——“XX”是“XX”。或者它的变形“XX”叫“XX”。不过,并不是所有这样形式的判断句都是定义。定义必须是关于一件事物本质属性的描述,而不是次要属于的描述。是对它进行真伪判断,而不是对它进行价值判断。比如,“科幻小说是启示的梦想,是人类终结的神话,是超越和改变人类的神话。”(菲德勒),“科幻小说是一种可以控制的去思考和梦想未来的方式(本福特)”。这都是科幻作家在抒发自己对科幻文学的热爱,并不是在下定义。
其次,在“是”或“叫”字两边的内容必须全等。属于一边的每一个案,都必须属于另一边,反之亦然。而概括不全面!盲人摸象,是许多科幻定义的根本问题所在。他们看到了一部分科幻小说,而没有看到另一部分。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离开寓言,回到现实生活中,盲人如果真的只摸到象的一部分,常识便告诉它,还有其它地方要去摸索。单有一条尾巴、或者一条腿、或者一只耳朵、一段身躯的动物无法存活。但文学作品都是以个性存在的,一篇的生存不依赖其它篇。因此,往往一个人看到三五篇、七八篇科幻小说,就认为自己看到了大部分、或者主流的科幻小说。片面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