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页)
以主力东出,遏制金兵西进势头,派偏师平定辽西即可。岳飞不太清楚辽西的情况,因此看法有些不同。但他攻心战略,以及稳定辽西,以此作为根据的想法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当下岳飞说道:“我军北伐,必然要遇上一些硬仗,若能在硬仗中打出军威,则其余敌军战意尽失,望风披靡。辽人只知金兵能战,却还没有领教我军的威力。耶律阿疏在辽国素有威名,朔州是我军出师以来的第一场硬仗,在此击败耶律阿疏,拿下朔州,辽人必然震恐。此战对将来平定整个辽西意义重大,不能单以损失兵力多少而论。”
好小子,有一套,连吕将、邓肃等人都为之折服。刘通问道:“谁去攻城?”杨震、鲁达、李逵三人都来讨令。
刘通开始发令:“杨震、鲁达、李逵。”
三人昂然出列,大声应到。
“分别给你们二万人马,自东、南、西三面攻打朔州。三位都是我军猛将,务必打出我军气势,不可堕我军威,先入城者记头功。”
“是!”
刘通继续点将:“康包。”
“在。”
“你领兵二万,先到朔州北面神头一带设伏,北阻南下增援的辽军,拦截朔州辽军北窜,务必全歼朔州辽军。”
康包:“遵令!”宋军留出朔州北门不攻,是为辽军留出一条后路,以免困兽犹斗。参战兵力为八万,留下二万人作机动部队。战场上随时可能出现异常情况,预留机动兵力,有备无患。
三十 英雄谁属
刘通决定进城,作出这样的决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基于理智的分析:一、辽人心力交瘁,禁不起折腾,西京已无退路;二、宋军的政策对辽人有吸引力,刘通在辽国的声誉也还不错;三、安尧臣在辽西打下一定的基础,又有萧得里底从中斡旋。
次日,刘通与安尧臣、邓肃、萧得里底等人入西京,习泥烈出来迎接。刘通打量这位契丹王爷,见他相貌端方,虽然还很年轻,却有雍容之气。
习泥烈笑道:“刘大人大驾光临,欢迎之致。我跟西京同僚打赌,赌刘大人有没有胆量进城,你猜我赢了还是输了?”
刘通笑道:“当然是王爷赢了。”二人大笑。
萧得里底问道:“刘大人为何猜王爷会赢?”
刘通:“契丹的几位王爷昂藏磊落、颇富见地,都是豪杰之士。赵王年轻有为,德被西京,岂是阴骘之士可比?以王爷估计,刘通一定会来。”
习泥烈:“刘大人见解独到,大石林牙、耶律德尔古对刘中明交口称赞,秋燕郡主也是一见倾心。”
众人边走边谈,来到大厅就座。习泥烈说道:“刘兄多年前曾经预言天下大势,辽国走到今日之局面,一如中明的预测,刘兄的远见冠绝今古。”
刘通:“王爷谬赞了。概因辽国民不堪负,致使天下大乱,女真为祸,辽地并非没有豪杰,只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习泥烈:“以刘兄看来,女真能走多远,将有什么样的成就?”
刘通:“女真崛起于辽东,那里已经稳固,辽北、辽中的大部也已落入其手,而今正向辽西迈进,辽国只剩西北、西南和南京之地。我军出师辽西,阻金兵西进之势,并与其争夺辽中。辽中尚未稳固,我军大有机会,致于西京以西地区,我们绝不让金兵过去,誓必与他周旋到底。完颜阿骨打能够以小博大,由弱而强,拿下辽国大半个江山,实具雄才大略,可算英雄人物。”
虞庸:“辽国尚有英雄否?”
刘通:“天下熙熙,何处没有英雄?”
康弼呼问道:“何为英雄?”
刘通:“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虽逆境而坚韧,处顺境而不骄,其必继往开来,营造新风,厘靖乱世,造福于民。行有豪杰相随,言有志士相和,政为百姓所拥戴,此之谓英雄。”
习泥烈:“方今天下,英雄何在,我辽国尚有英雄乎?”
刘通:“英雄善度时势,古云识时务者为俊杰,草莽之中、朝堂之上,所在皆有英雄。”本想推出耶律大石的,灵光一闪,立马转移话头。
萧得里底:“中明乃世之英雄也。”
刘通:“多谢萧大人赞誉,刘通不敢自诩。英雄之属,自有天下人评说。古往今来,千百年后,谁是谁非、是功是过,难以盖棺定论,英雄恐无定数。”
昔日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今朝刘中明西京城里论豪杰,唯大丈夫具英雄胆,唯英雄者真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