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想抬头看高城一眼,却克制着自己不去看,不去想,他能感觉到高城盯着他看,那种目光有如实质,似乎能穿透他一般。
良久,高城声音冷硬的说:“云王跪安吧,朕……累了!”
袁朗急忙谢恩离去,出了昭仁殿,却觉得背后发凉,不知什么时候,后背竟然出了一层细汗。走了几步,忽然身后有人叫:“云王殿下留步!”
袁朗回头看,却见福吉手中抱着一个包袱小步跑过来,将包袱打开,拿出一件黑色裘皮大氅,恭敬的说:“殿下,皇上说天冷风凉,请殿下披上挡挡风寒!”
袁朗接过大氅,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好谢恩道谢,从荷包里随手拿出一块金锞子放到福吉手里,福吉哪里敢要,只是摆手,可是袁朗执意要给,终是拿了才算完。
回到大殿,高城还在批折子,看到福吉,头也没抬的问:“云王说什么了?”
福吉将手中金锞子放到御书案上,躬身说:“云王赏奴才的!”
高城抬起头,拿起那枚金锞子在指尖把玩,那是一枚中间做成葫芦形的精美小东西,果然像是袁朗一贯喜欢的奢华习惯,高城嘴角微微勾起一抹苦笑,抬头对福吉说:“你去内务府领取一个金锞子,这个朕留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没打算这么简单让高城登基,可是停的时间有点长,没了感觉,只能从登基开始重写了!
第45章 (五)
本来高城并没有太过在意选美一事,他需要做的事太多,从羁押反叛的高岚一案到百姓减少赋税休养生息,甚至武定元年的第一个春节如何过,桩桩件件都比什么大肆选美来的重要,谁知内务府三番五次在朝会上旧事重弹,甚至言辞激烈,这次不光是内务府,就连一直没说话的旧臣一派和云王一派都空前团结,结果就是满堂文武跪地进言,请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早日立后封妃,延绵子嗣。
高城坐在龙椅上看着黑压压跪了一地的朝臣,看着跪在最前面身着紫蟒袍的袁朗,心底渐渐结冰,他再一次想把头上的皇冠揪下来扔到地上,脱下沉重的层层黄袍,告诉这些人,告诉袁朗,我不想做皇帝了,我现在只想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普通生活。
可是高城只是冷冷坐在龙椅上,孤单清冷,朝堂静谧死寂,不知过了多久,高城听到自己毫无生气的声音在太极殿内挟裹着回音响起:“既如此,选美一事交给内务府循旧制办理!”然后在朝臣们高呼的“皇上英明”中,紧紧皱了眉头。
下朝后,高城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御书房批阅奏折,而是独自去了御花园,时值寒冬,御花园空荡荡的,远没有春夏秋三季有看头,可是高城来这里也不是看景的,他只是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冷静一下。让福吉几人留在御花园外面,高城一个人慢慢走着,今天朝堂上的事,他很明白,安平王一派盼着自己开枝散叶自不用多说,旧臣一派大多数人是希望借着大选将自己的女儿妹妹什么的送进宫,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身份,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云王一派对于这种事一直都缄默,今日忽然言辞激烈,只怕是袁朗脱不了关系。
想到这里,高城的手指收紧,牙咬的咯吱响。袁朗啊袁朗,你既然如此逼我,你不仁也怪不得我不义了。
不说高城在御花园想着如何算计袁朗,且说下朝后,袁朗慢悠悠的走向自己的软轿,却听后面有人叫:“云王留步!”
袁朗停下脚步回头,看到王庆瑞快步走过来,于是嘴角带笑,拱手道:“王阁老有何见教?”
王庆瑞走近,伸手托了袁朗胳膊一把:“不敢!”之后回头屏退身后侍卫,袁朗看他这样,定是有话说,于是右手一摆,做了个请的动作:“边走边说吧!”
两人走了几步,王庆瑞低声说:“老朽是替天下人谢云王大义!”
袁朗一愣,随即明白了王庆瑞指的吴哲齐桓一行人今早极力支持选美一事。清淡一笑:“王阁老谢错人了,本王只是尽臣子的本分而已!”
王庆瑞轻叹一声,他是知道袁朗和高城之间的事的,也听说了吴哲和齐桓几个知情人对内务府极力要求高城选美一事非常不满,今日几人却极力支持,必定是袁朗在后面做了计较。于是他摆摆手:“云王莫要多说,老朽不会多言,只是有感而发而已!”
袁朗却严肃了一些,停下脚步,看着王庆瑞问:“阁老,你觉得陛下不愿大选是因为本王?”
王庆瑞想了一下,轻轻摇头:“也不全是!”
袁朗点头:“那阁老不必为此事多感,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