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既然都到了这一步,人死不能复生,何必又拿活人开刀。不如把抓的人放了,再补贴他们一点钱,那家人日子也过得不好,这也是人道主义,您看呢?”
院长心里大动,本来医院出面赔点钱是小事,国家出钱自己和情人就没事了,何乐而不为。以前不过是照惯例能瞒就瞒,因为赔了钱总对医院的名声有影响。而且这事太大,弄得不好就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了,不如干脆全盘瞒掉的好。反正病人那边的情况也摸得很清楚,没一个懂医的人,甚至连在外面有点门路的人都没有。而医院这边也已经把范围控制住,就出事的住院部那些人知道,能进医院工作的都跟院长有一定的关系,他自信能控制局面。谁料杀出一个王雨又搅和大了。眼看难以收场,对方居然主动跟自己讲和,真是何乐而不为。
院长当即点头:“出于人道主义的角度,我们补贴一点钱也是应该的,抓的人我马上联系警方放人。只是这跟家属的说法……?”
“您已经指出医院的几个失误之处,专家也给了结论,综合一下,他们应该能接受。只是这钱的数目……?”
“嗯……,1000你看怎么样?”见王雨不答,院长忙解释:“用药稍有不当、病历不规范,按理不能赔钱,我们只是给以补贴,如果多了,反而显得那个…心虚,再节外生枝就不好了。”
院长能这样说,看来已经相信自己是一个阵营的了。只是数目少了,显不出自己的好处,而且大牛那一家人也确实挺可怜,能多为她们争取一点也好。王雨想了想道:“增加的部分,可以用捐款的形式。”
“捐款?谁捐?医院这个补贴不就是捐款的性质吗?”
“请医院职工捐款。”
院长头摇得象拨浪鼓:“不行不行,这还得了,职工还不闹翻天。”
王雨胸有成竹地笑道:“一面发动职工捐款,一面给职工增加福利,发奖金也好,旅游也好,超过捐款数目就行。两件事放在一起宣布,稍微点一下,职工就明白了。”
院长瞪大了眼睛,这家伙出的主意真是异想天开,不过还真TM地有点用处。钱少了看来这事收不了场,用捐款的形式把钱送出去,可行。只是这样一来,医院内部跟自己作对却还不知情的少数人可能就会嗅到点什么。
不过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相形之下,利远大于弊。虽然还没能斩草除根,但也许就能混过去。要知道如果捅破,娇滴滴的小情人固然要倒大霉,自己这个院长也得吃不了兜着走。听着外面一浪高过一浪的哭骂声,院长迅速下定决心:“好,那3000怎么样?”
MD这老狐狸够小气:“院长您看,人家一个人都没了,还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这补贴就是他家里三个女人的活命钱……。”
“好,5000,不过捐款再怎么样也捐不了这么多吧?”
“这个。”王雨沉吟一会:“政府有人在吧?一起商量一下?”
于是王雨又结识了乡长和几个乡干部,最后乡长拍板:医院解决3000,政府和乡里几个效益好的厂也捐点,凑足6000。
6000,在90年代初期那就是不小的款子了,尤其对于偏僻乡村几乎没什么收入的农民来说。王雨也很满意,便找村长商量:“事情基本弄清楚了,医院方面的错误是医生用药有点不当,病历写得不够规范,但这都不会导致死亡。目前的资料看来,还只有县里专家的结论可以解释。当然专家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可也没有别的办法能找到准确的死亡原因。”
绕了半天不还是在村上就看出来的那两点吗?村长大为失望,不过王雨接下来的话就让他高兴得几乎要跳了:“我跟院方和政府的人据理力争,把大牛家里的实际困难都说了。他们也很同情,认为虽然医院的错误不大,与大牛的死亡并无关系,但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他们愿意给予补助。医院方面补助1000,医院职工捐款2000,政府方面联系几家工厂捐款3000,合计6000。”
村上人虽然心直,但可不是傻子。他们明白闹只是手段,闹来闹去还不是为了弄点钱。要不然人都死了,再怎么闹还能闹活了不成。前几次不但没闹到一分钱,还搭了两个人进去。这次王医生一出面,指出两点问题,半天工夫就弄到6000,真是谢天谢地。还没等村长说话,旁听的人已经连声说好。于是大家停止哭骂,王雨带着村长找乡长和院长正式磋商。
双方很快达成一致。随后乡政府充分表现了工作的高效率,不多会几家厂都派了代表带了现金赶到,对柳阿牛的死表示了哀悼,对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