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面,对她的看法来了个180度的大逆转。过去总夸她正直、热情、活泼、单纯,是位女中豪杰,现在都在埋汰她,有的甚至羞辱她,说她虚荣、低俗、卑贱、浅薄,是个贪图荣华富贵的势利小人。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这么看,第一个理解她、支持她、为她抱不平的是贺铭,每当他听到有人贬损她时,他都要当面反驳。在他看来,许雅君不仅有权爱一个人,而且她爱得光明磊落。爱一个比自己大的男人有什么不对?人们之所以看不惯年轻姑娘找大男人,看不惯“老牛吃嫩草”,是因为这些人对老少配有很深的偏见和误解。在这些人看来,少者之所以嫁给老者,不是图钱就是图权,要不就是图名,老少之间只能是利与色的交易,不可能有纯洁的爱情。不可否认,这样的人和事儿不少,但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老少配的幸福夫妻古今中外比比皆是,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佳话。他给他们讲法国大文豪左拉的故事:左拉47岁时已经像个小老头儿,可遇到了比自己小20多岁的姑娘让拉,他们相爱了。沉浸在爱情欢娱中的左拉显然年轻了20岁。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一儿一女。还创作出了《金钱》、《崩溃》等不朽的名著。让拉伴随着他度过了愉快的晚年,直到左拉离开了人世。这样幸福的老夫少妻外国有,中国也有。孙中山与宋庆龄,鲁迅与许广平就是世人皆知的样板。他认为一些人之所以对许雅君的选择说三道四,是因为这些人并不真懂爱情,真正相爱的男女是不计较对方年龄的。因此他挺身而出,大声为许雅君辩护。贺铭不仅自己到处给她正名,还动员张志敏、俞素梅和姚玉兰站出来为许雅君说话。他说:“人言可畏,不少人被人言所伤害,我们不能让这样的事儿在我们的同志、朋友身上发生。”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大队领导的支持下,许雅君的爱情风波暂时平息了。这件事使许雅君开始感受到人世间的冷暖,也彻底改变了她对贺铭的看法。
继俞素梅、许雅君之后,刘晓云也有了意中人。她的对象是三大队的一名空勤机械师,名叫郝朋,外号“大胡子”。他比刘晓云大两岁,东北人,他们是经三大队副大队长、第一批女飞行员程大姐介绍的。
11月的北京,天寒地冻,特别是傍晚,气温已降至零度以下,路上行人很少。在蓝靛厂旁的长河边儿,却坐着一对男人军人,他俩就是第一次约会的。刘晓云与大胡子郝朋。两人都戴着毡绒帽,穿着棉大衣。由于是初次约会,相互间还保持着一段距离。坐了大约五分多钟,两人都低着头不吭声。刘晓云侧身望了郝朋几次,那意思很明显,想让他先开口说话,谁知他跟木头人似的,木讷地坐在河边儿的一棵柳树下,嘴似乎也和长河一样被冻住了。刘晓云心里开始嘀咕:“程大姐怎么给我介绍这么一个一脚踢不出屁来的呆鹅?”要是许雅君,这种局面很容易打破,可刘晓云的犟劲儿比她的人大。她非要他先张口,谈恋爱男人就应该主动。可是又过了五分多钟,郝朋还是埋头不语。这时起风了,北风很猛,不断有枯枝被刮断,有根儿断枝差点儿砸在他俩的头上。刘晓云猛地起身快步向机场走去,没再理会跟在身后的郝朋,他呆若木鸡地站在寒风中,直视着她逐渐消失的背影。他俩的首次约会就这样一言不发地不欢而散了。
当天晚上刘晓云就找到程大姐:“程副大队长,今晚我们见面了。他一句话也没说,像个哑巴似的。这人没法相处,算了吧!”“傻丫头,这证明他人老实厚道,不会花言巧语。这样的人心里有数,比那些油嘴滑舌的花花公子强多了。”在程大姐的反复劝说下,刘晓云才勉强与郝朋继续相处下去。
四姐妹中三人都在双飞,只差双宿了,唯独姚玉兰这朵名花还孑然一身,独守空房,这自然引出了人们的诸多猜测。多数人认为她长了一对高射炮眼睛,眼光太高,许雅君找了一位少将,她是不是也考虑找一位上将、中将做丈夫?还有人认为她是“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男人没有高攀的勇气,女人太优秀了,往往会把钟情她的男人吓跑。给她写情书的人有,托媒人向她示爱的更多,但当面向她表达爱慕之心的一个也没有。当然也有部分人包括一些领导,认为她是事业心太强,不愿因恋爱而影响飞行。因为她拒爱情于门外的唯一理由就是她在劳动时对贺铭说的那句话:“不急,等飞完四种气象后再说。”其实,她不是不急,而是在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贺铭,她要用自己的温情去抚平他心中的创伤。她坚信,他就是块儿石头,她也要把他捂热。胡蓉走后,贺铭就不断打探她的下落。他曾给湖大写过信,了解她的工作单位,得知她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胜利无线电厂。他又给该厂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