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页)
宓住在那里。
这一年的3月6日,《吴宓日记》作了如下的记录:
晚饭后,刘文典、彭举同来;举旋去,与典久谈。典写示寄寅恪诗(二句注,〃当时传闻宓坠楼自杀〃)。旋乘汽车至典馆舍(省府第一招待所在本馆之背,由暑袜街续往,实甚近),烹茗细谈。典述(一)典近十年之情况,此次赴京之使命,留此之原因;(二)寅恪近况,政府命典作说客,典欲宓代往(宓决不效华歆之对管宁,但未明说);(三)典在京遇稻(仍住受璧胡同九号)之详情;(四)典劝宓赴云南大学任教,以李广田(共党)为副校长,主持一切,宓必可作自由研究或编译(典举示杨宪益英译之《唐人小说》)云云。宓答以〃安土重迁〃,不欲去此矣;(五)典杂述秦瓒、陶光、孙乐等之近情。乐之变节,诚宓所不及料者也。11:00急步归,京戏方散。
这是一段极具历史价值的个人文字记录。通过吴宓简短的复述可以发现,刘文典对于北京方面交代的任务是没有任何信心的,否则他也不会向吴宓求助,甚至请吴宓代为前往。其实连他自己都知道,吴宓肯定也不会去的。刚刚解放的时候,吴宓像陈寅恪一样,既不肯到台湾,也不肯北上。实在无处可去,一度想上四川峨眉山剃度出家,最后打消念头,入当地学校讲学为生。尽管世事变迁,但这三个曾经朝夕相处、无话不说的友人,对于这一点是有共同认识的。
第61节:偶像陈寅恪(13)
相对于陈寅恪、吴宓来说,刘文典的内心有一丝丝愧疚。由于各种因素的催促,他已经融入了现实的尘世,甚至说过一些违心的话,变成了吴宓所说的三国〃华歆〃。华歆与管宁曾经是莫逆之交,两人一起读书,门外有官员的轿舆经过,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到门外去看热闹。于是,管宁与华歆〃割席〃绝交。在传统士大夫的眼里,名节是高于一切的。
想到陈寅恪本来可以达到更高的位置、过上舒适的生活,但他却不为所动,刘文典心里难免生出更多的波澜。这才是他所认识的陈寅恪。在给吴宓阅示的《怀寅恪》一诗中,刘文典写出了对于故人的牵挂与敬意:
湖海元龙安好无?吴宫又见落秋梧。
漫云往事丝难理,曾赋新诗锦不如。
匝地风烟双鬓改,中天明月一轮孤。
翠钿金凤抛残尽,怕过黄公旧酒垆。
在诗中,刘文典连用几个典故,赞誉陈寅恪的独立坚守。第一句中的〃元龙〃,指三国时期的〃狂人〃陈登,字元龙,性格桀骜不驯,学识渊博,曾任广陵太守,深受百姓拥戴。因同姓,故刘文典将陈寅恪喻为陈登。第四句中的〃黄公酒垆〃一典出自《世说新语》,晋时王戎曾与嵇康、阮籍同饮于黄公酒垆,后来嵇康、阮籍相继过世,王戎再过此店,为之伤感。刘文典借助这一典故,表达对昔日友人和昔日生活的深深追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时候,刘文典内心惦念最多的依然是陈寅恪的安危,他隐隐感觉到,陈寅恪的桀骜不驯有可能会给他带去难以预测的灾祸。
当然,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将比陈寅恪更早地遭遇灾祸,更早地离开人世。世事如白云苍狗,有时候,祸福真的难料。而〃苟活〃下来的陈寅恪、吴宓,后来所经历的悲苦,更是刘文典所无法知晓的了。
坚守,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
注 释
1 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205页。
2 余斌:《西南联大·昆明记忆:文化与生活》(1),第54页。
3何威、徐晨亮:《清华名流》,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52页。
4 王川:《刘文典与陈寅恪学术交往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1期,2003年1月。
5 同上。
6 何威、徐晨亮:《清华名流》,第55页。
7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89页。
8 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转引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7月第1版,第249页。
9 王政:《历史的棱角:晚近中国卓行奇语考录》,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27页。
10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第84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