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页)
,就依你吧。想当年老纳第一次行走江湖时,比你现在还小几岁呢!你等一下,我回屋去拿点东西给你。”说完转身回屋。
蒋平猜不出他要送什么东西给自己,站在院子里正自纳闷,忽见苦锻大师提着一小包东西出来,说道:“这二十两银子,都是老衲从寺院每月发给我的月钱中节省下来的。常言道:在家千日好,出门步步难。出门在外,样样要钱,老纳就将这点银子送与你做盘缠。”
蒋平听了大吃一惊,道:“大师,这如何使得!我自己有盘缠。”苦锻大师微笑道:“这些身外之物对出家人也无甚么大用处,我每月都能从寺院领到三两银子,但从未用完过。你不要推辞了。”蒋平又推辞一阵,终因苦锻大师执意相送,只得不安地收下了。苦笑道:“原来和尚每月也要发月钱,我还从来没听说过。”苦锻大师道:“出家人也是人,衣食住行,哪一样不用钱?”蒋平笑道:“说的也是。”心想少林寺香火旺盛,一年里也不知要得到多少施主的布施,每月给僧人发点月钱用,也不为怪。
苦锻大师又讲了一些路上应注意的问题后,说道:“好吧,天色已不早了,你快去斋堂吃点东西,然后下山去吧,不用再来辞行了。”蒋平道:“是,那我走了。”一揖到地,转身离去。
(第一卷完)
第十一章 坟场夜斗
中午未时,到了登封城,只见集市上有人卖马,虽然马儿骨格较小,不甚满意,但总比安步当车强,且价格也算便宜,只需十两银子,于是买下了这匹马儿。
他在一个小店中吃了中饭后又即上路,不料因为贪赶路,错过了宿头,当夜被迫于一座荒山野岭上歇息。幸好星月交辉,银河横灿,将林子照得亮如白昼,他才不致感到害怕。只是想到当初和孙蒙正不远千里来投少林寺的情景,如今却被逐出山门,心里颇觉凄凉。
次日,天刚蒙蒙亮,便又启程南行。这次他记住了教训,每到一地,都会向人打听清楚前面有无市镇客栈等情况,所以再未错过宿头。
如此朝行夜宿,趱程赶路,虽然孤单寂寞,但总算一路平安。十日后到了一个名叫朱集的小镇,向人一打听,才知已进入湖北境内。翌日,他早早上路,经过双沟、襄阳,日暮西倾时分到了湖北重镇襄樊。听说城内有家“川耗子”酒楼,生意很兴隆,心想:“听爹爹说,天下名菜以川菜最是好吃。我这一路上也算很节俭了,已几天没吃过晕腥,今日不妨去尝个鲜!”于是决定到那里用晚饭。
到了“川耗子”酒楼,果见这里生意十分红火。十几个店伴端茶添水,上菜收盘,招呼客人,忙得满头冒汗,还是应接不暇。蒋平见各桌都坐有人,本欲离去,却被“热情好客”的店小二半拉半让地请到楼上走廊旁边一张只坐了两人的桌子边坐下来。
店小二报了几样店里“特色名菜”后,蒋平终因囊中羞涩,最后只点了一个麻辣鲫鱼和一碗白菜豆腐汤。等菜时不禁又想起那次霍丹晨要自己请吃鱼的话,心想:“她现在何处?是不是也在吃饭?也在吃鱼?”
正自出神,忽听一阵脚步声响,酒保领着五名客人走上楼来。这伙人都是年轻汉子,个个带刀挂剑,显是武林人物。神色倨傲地扫了一眼楼上的几桌客人后,随酒保进了一个雅间里了。
不知是因为蒋平点的菜太少,还是见他形单影只,又穿得土气,所以对他十分怠慢,点的菜等了半天也不见送上楼来。看见同桌两名客人吃得汗流浃背,蒋平肚子更是饿得咕咕地响,暗咽了好几口唾液。幸好两人很快便吃完下楼,他才不致狼狈出丑。
又过一会,酒保终于端着一只木托盘上楼来,蒋平见托盘上面的菜都不是自己点的,正要发问,却见酒保走进了他身后那个雅间里,这才明白是那五名后来的客人的,心里不禁大是不平。酒保出门后,他便说道:“我点的菜怎么半天不来?再不来我就不要了。”酒保见他穿得土气,只道是乡下人,哪里在意,随口敷衍道:“快了,客官且请宽坐一会。”
兴趣缺缺地喝了好一会茶,他点的两样菜才终于姗姗来迟。蒋平虽然有些羞愤,但一来不愿多惹事非,二来也害怕自己是外乡人,受到期侮,只好忍气吞声。拿起筷子,先吃一口鱼肉,顿时颇为失望。这鱼麻辣倒是麻辣,但不知是厨子手艺不地道,还是他自己心态不平和,反正总觉得没有传说中那样好吃。而那碗白菜豆腐汤,也赃得象刷锅水,叫人看着就没胃口!
蒋平心疼银子,只得强打起精神,细嚼慢咽。正吃得老大没趣,忽听背后那个雅间里一个尖声尖气的男子声音说道:“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