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 页)
可宋小宝已经淘气上了,哪愿意闷在家里啊。大热天的,陈桂枝也不嫌烦,追在宋小宝后面给他戴小帽子打油纸伞。宋小宝就开始了和他奶奶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在宋家时不时的就能见到陈桂枝在后面追,宋小宝在前面跑,祖孙两个闹腾的很。
自然,把宋小宝带野了的宋添财又被陈桂枝拉着唠叨了一顿。
自从表白了之后,宋添财时不时的都要偷个闲和赵言修拉拉小手,即使老天爷还是没下雨,也不能影响恋爱中的宋添财半分。两人腻腻歪歪的,都快闪瞎宋家众人的眼睛了。连难得回家一趟的宋添金瞧见了都回去和胡小玉私下嘀咕,没想到宋添财平时看着又稳重又精明,在赵言修面前却是傻愣愣的,一点精明劲都没了,那黏糊劲,连他看了都觉得脸红。
天越发的热了,村子里有的人家坐不住了,眼看着河里的水位下降的越来越快,地里都快一天一浇水了,可庄稼还是长得恹恹的,有些叶子都发黄了。水田还好些,那些旱田都开始开裂了,一块一块的,让人看着难受。
庄户人家就靠田地吃饭,眼看着老天爷不赏雨,心里急的要命。村长召集村子众人,说要大伙出钱,祭祀龙王庙,向龙王求雨。这话一出,众人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般似得,都纷纷答应了。
一户人家出五百文,几乎家家户户都出了,即使再小气的人家,这个钱也没赖掉的。宋添财虽然不觉得求雨有啥用,但这个时候却不会站出来表示“封建迷信要不得”,不然,怕是村里人连他一起炮轰了。
宋大山和陈桂枝倒是对求雨十分的积极,早早的给了银子,村子里专门请了道士来做法事求雨。那一天,宋家村家家户户都出门去看了。宋添财抱着宋小宝站在高处,瞧着一群道士拿着木头剑,嘴里嘟嘟嚷嚷的不知道念了什么,架势倒是摆的足足的。
这样闹腾了三天,一滴雨也没求到。宋家村众人眼瞧着也渐渐从期待到麻木,信了老天爷是不肯给他们饭吃了。村子里的有些人家回去就把地里的半截高的秧苗拔了,改种了红薯和其他耐旱的庄稼。还有些人还心怀侥幸,并没有动,天天跑去浇地,就盼着老天爷下雨。
宋大山最后还是决定把二十亩地都改种了耐旱的庄稼,陈桂枝把宋小宝送到万氏那儿看了几天。一家四口人都在地里忙,现在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出钱也找不到合适的短工,只能自己动手了。
这么忙了五六天,才把这二十亩地都种好了,这些作物不需要天天浇水,要好打理些。就这么几天,宋家老老少少都有些累着了,陈桂枝边烧饭边对着给她烧火的宋大山道:“我看我是享福享惯了,这才几天没下地,乍一下地,我这腰就有些使不上劲了。好在言修是个男的,你们爷三也能顶住事。不然,这以后农活都堆到添财身上,他怎么受得住啊。“
自从接受了赵言修和宋添财的关系后,陈桂枝也不别扭了,这下却能发现娶个男儿媳妇的好处了。赵言修整天跟着宋添财出去,下地去镇上,教小宝读书习武,根本和她没啥交集。每天对她笑呵呵的,回回从镇上来都带东西孝顺他们。
再也没有以前刘采莲和冯金花做她儿媳妇的时候,她要小心小意些,不然家里就摔摔打打的没个安静的时候。即使刘采莲看着贤惠,可也免不了和她别别小苗头。
而原本宋家人丁单薄,现在多了个男媳妇,武力值还高,在这年景不好的时候,陈桂枝心里才能多份底气。
宋大山把灶膛里的柴架上,开口道:“桂枝,大哥和我说了,怕以后这天真旱了,粮食收不上来,咱们要遭灾。添金媳妇不是镇上的吗,回去和他爹娘也商量过了,担心添金一家在村子里人单势薄的,以后真遭灾了,在村子里受欺负。就想着送些粮食去添金媳妇娘家存着,以后,这日子过不下去了,就去镇上待一段日子。毕竟,大哥和大嫂倒是好说,可添金媳妇还大着肚子呢。他家为了娶媳妇还卖了不少粮食,留的粮食不多,我看,咱们是不是给送两袋子粮食过去。”
宋添财前些日子就已经买了两车粮食回来,一车带回来宋家,一车放在了宋家老宅的地窖里。那地窖里的粮食连宋家二老都没告诉。怕他们心肠软,知道有粮食就瞎好心。这地窖里的粮食可是他的后手,都是晚上他和赵言修一袋一袋的装进去的。
为了不让人怀疑,他们还特意的去老宅假意拖了几回柴火,好在牛车上按了车篷到底装了什么也让人看不清楚。宋家老宅是宋添财的爷爷奶奶分给宋大山夫妻的住处。当初宋大山另选了宅基地建屋子,就把这宅子留了下来。
宋大山和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