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掩自己的光芒,谁曾想,到头来还是把你给影响了,哎!可悲可叹。感叹完毕,有一本正经的对着赵安说了一句,“目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将知识学好,做一个有用的人,不求安邦治国,但求能为身边亲人撑起一片天才是正道。”
“好一句不求安邦治国,但求能为身边亲人撑起一片天。”只见赵半山推门而入,向肖遥拍手称赞到。
赵安与肖遥正聊得起兴,没想到赵半山突然而至,不免惊讶,爹爹今儿个怎想起来这里了?起身向爹爹问安。赵半山径直走向肖遥,用手轻轻拍向肖遥肩膀,“赵某果然没有看错人,让肖公子陪着安儿读书实是明智。”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肖遥就是脸皮再厚,当着长辈的面儿也不免谦虚两句。不过刚才肖遥所讲确实源自内心,发自肺腑之言。他没有那么伟大的情怀去报效国家,只求身边的亲人朋友过得幸福安康。
赵半山此次前来本是心事重重,有些话要对赵安讲,临近门听到两人聊天,内心甚慰。自己这个儿子总算开窍,知道上进用功读书了。
与肖遥谈了几句,多是褒奖之话,对肖遥工作的肯定,这才说明了来意。说是王先生家中有事,这段时间不能前来教书,准备将赵安送到姑姑家暂住时日,如霜也会一起过去。又再三叮嘱赵安去了之后要多用功读书,不要贪玩,并让肖遥随行,多加照顾。
赵安虽小,却也听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按道理说,就是王学士回家,凭着家里的条件,完全可以再给自己找一位临时的先生代课,之前也没少换先生了,为何这次要将自己和姐姐安排到姑姑家呢?不过既然父亲有意隐瞒,自然问不出什么,就暗自记在心里,准备过会儿向母亲去问个明白。
赵半山何尝想这样让自己的一双儿女寄人篱下,虽说与妹妹家关系非比寻常,那也好不过在自己家。只是昨日家里生意上突然受到多方打压排挤,久经商场的他怎么可能瞧不出其中的道道,怕是来者不善。
自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两个孩子,更是将家族未来都寄托在自己这个儿子身上,如何敢有丝毫马虎大意,这才尽快做出了打算,准备送两个孩子到沈家避过这段时期,再怎样说,有妹婿在,可确保两人无恙。
第四十四章 离家避难
赵半山岂能看不出自己儿子心中疑惑,只是他现在年龄尚小,实不能替自己分担忧愁,又何必将家里情况告诉他再徒增烦恼,只希望他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能快乐地成长。
交代完这些事情,让赵安回屋准备,将肖遥一人留下另有话说。“肖公子,赵某虽不才,却也能知晓公子并非常人,既然公子屈就赵家当的一名小小书童,只求公子能好生照顾安儿,赵某必感恩戴德,不忘公子之恩,这里先行谢过。”赵半山说完,郑重其事的向肖遥双手抱拳鞠躬行礼。
“家主言重了,肖某何德何能让家主如此看重,不过请家主放心便是,肖某既然乘了这份工作,必然做好自己分内之事。这点倒是不需家主担心。”肖遥侧身让过,急忙说道。
赵半山得了肖遥允诺,虽没有明说,却也算是应了这份情。
待赵半山走后,肖遥无奈的坐在板凳上,左手撑在书桌上拖着脑袋,哎,怎么有种刘备托孤的意思。正在发愁,又听见门被推开,肖遥回头望去,不是大小姐又是何人。
今天这是怎么了,都往书房钻呢,肖遥起身问好。如霜也是听了父亲的安排后才来这里找肖遥,早将昨天生的气抛到一边。“我父亲是不是对你说了些什么?”大小姐直接开门见山的向肖遥问到。
肖遥见到大小姐的样子,心知赵半山没将家里的事情告诉他们姐弟二人,自然也不会多说,只说听家主吩咐,一起随着他们姐弟两人去沈家暂住一段时间,你们家的事我哪里知道。
“你少骗我了,我今天听下人们传言,家里生意上似乎遇到些麻烦事,我们去沈家是不是跟这些事有关?”如霜心思缜密,根本不信肖遥所言,继续试探着他的口风,女人的直觉一向很准。
肖遥对此表示很是无奈,你都知道了,你还来问我干嘛。不过既然赵半山没将事情吐露给她,肖遥自然不会多嘴,说的模棱两可,具体情况他也不是很清楚。
肖遥越是这样,如霜越是心慌意乱。家里定是出了大事,否则父亲绝不至于将自己与弟弟送走。正在此时,小翠在屋外喊到“小姐,夫人让我叫你前去见她。”
如霜幽怨的瞅了瞅肖遥,向外走去,临出门前,停住脚步,不曾回头,低声说道:“肖遥,若是可以,我希望你能帮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