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3/4 页)
榻上与若兰闲话。宽大的袖子微微褪下,露出藕白的小臂,托着莹白瓷盏的手白腻如脂。意态娴雅,恰如墙上那幅临水浣剑的肖像。那画是咸平十四年春夏之交,周贵妃离宫的那一日,我在这里为太后所绘。一转眼,竟已四年。
我伏地叩首,若兰亦起身行礼。太后拉着我的手,命我坐在她的脚边:“一回宫就病了一个多月,比三年前更见清瘦。年纪轻轻的,可要好生调养才是。”
指尖但觉温暖干燥,如冬日暖阳下柔滑的锦缎。如此平常的一句问候,似多年未闻,如白云悠悠,锁断千山。我鼻酸眼热,垂头缓缓道:“是……谢太后。”
太后的手紧了一紧:“受得住磨难,才能成大器。”
眼中望出去一片模糊,裙上的暗纹虚浮如星光散漫。我忙道:“是。太后教诲,微臣谨记。”
太后满意道:“往事不必再提,只看来日便好。”
闲聊片刻,太后命若兰送我出来。若兰身着月白长袄,四个月的身孕,身形微显,脸也越发圆胖。我亲自扶着她慢慢走下玉阶,笑道:“上一次在城外见到你,一别数十日,一切都还好么?”
若兰恭敬道:“劳姑娘动问,都很好。”
我笑道:“现在你也是御旨册封的佳人了,还要叫我姑娘么?唤我玉机便好。”
若兰道:“若兰将姑娘看作于姑娘一般,虽然有幸册封,但山高高不过天,奴婢不敢称呼姑娘名讳。”
我又何曾不是将若兰看作锦素?“好,都随妹妹。王爷可还好么?如今是在京中还是回了军中?”
若兰道:“王爷早就回关中了,如今王府中只剩若兰一人。太后说,待若兰生产,就请陛下召王爷回京陪伴。”
我合住她的手,叮嘱道:“你怀孕辛苦,府中事务能不管就不要管,丢给管家便是了。”
若兰道:“是。太后也说,要安心静养,闲时漫步,这样生产时也能少吃些苦。”
我问道:“太后常召你入宫么?”
若兰道:“太后时常派人来王府询问打赏,偶尔也召若兰入宫闲谈。大约是心疼王爷总不在京中,所以格外眷顾若兰。”
我笑道:“那你便安心待产,我等着你的好消息。”说罢放了她的手,走出济慈宫的门。忽听若兰在身后唤道:“姑娘……”
我在阶下转身,但见若兰迎着阳光亭亭而立,一身月白涣散如烟,十足似锦素的清冷萧疏。若兰屈膝行了一礼,道:“宫中险恶,请姑娘好生保重。”
恍惚是那一日在掖庭属与锦素对质,那样刻意地果断和决绝,不曾好好道别——和锦素,也和少年相伴的情义。我心中一酸,转头疾步而去。
回到漱玉斋,却是芳馨和芸儿一道上前行礼。我连忙扶起芸儿,向芳馨道:“我遣姑姑去长宁宫问安,怎么姑姑没去,倒是芸姑娘来了?”
芸儿笑道:“奴婢来漱玉斋的路上,竟在益园中遇见姑姑。两下一问,才知道姑姑是奉了大人的旨意去长宁宫问候王爷,奴婢是奉了王爷的旨意来漱玉斋请姑娘饮酒的。王爷和大人都想到一处去了。”
我笑道:“饮酒?”
芸儿道:“大人一回宫,王爷就想接风洗尘的。谁知大人一病便是二十多日。好容易好了,王爷又病了,待王爷病愈,大人又倒下了。如此七上八下,总不能凑在一处。昨日听闻大人去济慈宫了,想来是痊愈了,这便立刻差奴婢来请。长宁宫早就备好了美酒佳酿,单等大人了。请大人这就随奴婢去吧。”
芳馨在一旁笑道:“姑娘去吧。漱玉斋今天没有备姑娘的饭,姑娘不去就要饿肚子了。绿萼姑娘带两个人好生跟着,把姑娘的药也拿上。”
一个小丫头在芳馨身后屈一屈膝,笑道:“早就照姑姑的吩咐,都备好了,只等姑娘和绿萼姐姐回来。”于是我也来不及更衣,便又被众人推出了漱玉斋,簇拥着去了长宁宫。
白亲自引我进了灵修殿的南厢,一桌一椅,俱如昔年我居住的样子,刘离离的痕迹,竟荡然无存。我拿起榆木架子上的青金石童子雕像,转头问白道:“难道刘大人已经出宫回家了么?”
白道:“刘大人是前天出宫的,因大人病着,不便打扰,就没去告别。”说着亲自奉茶,“大人请坐,奴婢这就去请王爷过来。”
我忙道:“该当我先拜见王爷才是。”
白微微一笑道:“这是王爷的意思,大人安心歇息片刻便好。奴婢告退。”
我在榻上坐下。小几上的白瓷瓶中供着几枝腊梅,金黄灿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