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页)
姐姐和信王世子在校场练剑,启姐姐还抛了一皮袋水给世子,两人亲亲热热的,真是羡煞旁人。就是我这个在佛寺中修行的人见了,也不觉动情。咱们女子都要像启姐姐这样,嫁一个情投意合的,才不枉此生。”
我原本以为,我多少会有些不自在,或哀凉无奈,或酸涩妒忌,甚而会哭。然而我只是一笑,如鱼儿慵懒地探出水面复又不顾而去,尾尖荡起的一圈涟漪。
升平长公主出家前曾说:“甑已破矣,视之何益”。庄子曰:“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106'我对他的情义,都在我出宫看望升平长公主的那一日清晨、在修德门前的恣性遂意中,痛快淋漓地望尽了。
原来望尽,也是忘净。
然而芳馨闻言面色大变,对采薇怒目而视。采薇饮一口茶,举目见芳馨的面色,不觉愕然。我忙对芳馨道:“姑姑去瞧瞧药熬好了没有,再叫他们做蜜饯的时候,多放蜂蜜腌着。”芳馨无奈,只得领命去了。
采薇目送她出去,奇道:“芳馨姑姑这是怎么了?莫不是我哪里得罪她了?”
我笑道:“她近来脾性见长,连我都弹压不住了。”
采薇也不以为意,忽而低头道:“不瞒姐姐,近日陛下下旨,已为我赐婚了。”
我大喜,道:“这是好事。敕旨赐婚,是多少朝臣都巴望不到的恩典。恭喜妹妹了。不知是哪一位郎君少年,竟有此福分?”
采薇又羞又急:“姐姐竟还说好?这人我见都没见过……听闻,是个酷吏!”
我奇道:“胡说!陛下怎会将你许配给酷吏?这人究竟是谁?”
采薇道:“我听母亲说,这人叫施哲。姐姐可识得么?”
我大笑不已,起身郑重拜了一拜:“恭喜妹妹,你若说旁人,我还真的不识,可这施哲,我却见过多次。此人是从前一位太子舍人的弟弟,与陛下私交甚笃。不但饱读诗书,聪敏过人,且相貌儒雅,真真是个好男儿。妹妹嫁给他,是再好不过了。想来将来也能像世子和启姐姐一样,情投意合,相敬如宾。”
采薇双目一亮:“姐姐笑话我!”
我又道:“施大人马上就要高升御史中丞了,看谁还敢说他是个酷吏!我听弘阳郡王殿下说,陛下曾说来日妹妹出嫁,还要赐你一个爵位呢。”
采薇道:“是。圣旨说,要以泰宁县三百户封我为泰宁君。”
我微笑道:“甚好。理国公的爵位将来必是由你庶出的哥哥来承继,你自己有一个爵位,一来对令堂大人好,二来,也可传诸子孙。赐婚赐爵,双喜临门,妹妹好福气。理国公府也算苦尽甘来了。”
采薇垂头道:“是。爹娘都盼望我能早日成婚,所以婚期就定在明年春天。只是,我走了,长公主殿下怎么办?”
我执起她的双手,恳切道:“你的平安与尊荣,也是殿下在佛前所求之事。你安然嫁了,她才能了无牵挂。”
第四十三章 猛虎蜂虿
听闻锦素是在掖庭狱中以白绫赐死的,罪名是秽乱边军,淫衅主将,本该提交黄门狱廷审,斩首弃市,想来因昌平郡王之故,才留了全尸。小钱向我禀告此事时,我正与颖嫔在章华宫细细挑拣皇帝预备赏赐理国公府的绣品与首饰。窗边雪光弥漫,映得一桌子的金红锦绣之色透出肃杀的冷光。
颖嫔举手端详着一条桃红色宫绦,闻言冷笑:“桃之夭夭,宜室宜家。还以为她嫁了王爷,陛下能网开一面。终究还是个死。”
小钱听了,低头不敢说话。我心头一酸,只问道:“于锦素是什么时候去的?”
小钱道:“也就是昨天傍晚的事情。”
颖嫔笑道:“姐姐的消息真灵通,昨天傍晚才处决,今日小钱便得了讯息了。可怜章华宫还蒙在鼓里。”又笑问小钱,“你是如何得知讯息的?”
小钱躬身道:“回娘娘,奴婢偶然遇见施大人,是施大人告诉奴婢的。”
颖嫔冷哼一声,无话可说。我暗暗摇头,放下手中的白玉篦,摆手道:“下去吧。这件事情不准乱说。”说着斜倚在锦枕上,向颖嫔道,“易珠妹妹,人已去了,又何必再将昔日的恩怨放在心上?”
颖嫔微微苦笑:“不错,她死了,我却还是颖嫔,可见我胜她一筹。”
我微微一笑道:“‘功有难图,不可豫见’'107'。其实我想过,倘若那一次于锦素真的被罢官,周贵妃可能会让你做皇太子殿下的侍读。只是你就算做了侍读,也逃不过发配充军的命运。”
颖嫔断然道:“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