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3/4 页)
是
老爷您的随从,加上我们俩,勉强看得过去。俺们县的县太爷出来,据说
要坐八抬大骄,前后几十个差役站队,前面专门有人敲锣喝道,多威风!
老爷您的官儿可比县太爷还大,都没几个长随,俺看了都觉得寒酸………
老爷,您对人就是太客气了,上次您出门,有个要饭的抱着您的腿不让走
,您身上没带钱,要饭的还敢吐您口水!刘三儿,你说,在俺们老家,要
是要饭的这么样朝着县太爷得这么着?”。
“怎么着?先打四十大板再说!再关他个一年半载的,能活着出来算
他祖上积德!。”感情赶车的叫“刘三儿。”还是老赵的老乡,说话挺冲。
“还不是说!。”老赵拍着车婊子发泄,“俺们老爷倒好,没怎么着人
家不说,还问旁边的人借了几文大钱给他。刘三儿,你说说,老爷是不是
太良善了?连要饭的都敢蹬鼻子上脸!…”
“嗯嗒。”孙元起虽然在车里看不见能猜到刘三儿一定在重重点头,“
照俺说,老爷就是万民生佛,咱们不都是受了老爷的大恩么,一辈子也报
答不完!”。
“俺们一家也是现在还在受着老爷的大恩,俺是报答不完了。能做得
,俺尽力伺候老爷:以后,景行、景范伺候少爷:等少爷有了小少爷,再
让俺孙子服侍………”老赵断断续续说了一回,又回到刚才话题,“虽说这
是积德行善,可是,老爷是大官儿,不能乱了这上下之伦这可是失体统的
大事!…”
呵呵,现在连老赵都有这番“见识”。孙元起在车里暗笑,却假装没听
见,由着他们说去。
颐和园在经世大学进城的半道上。现在马车都是木轮子,车身上也没
有减震装置,加以官路上凹凸不平,刚吃完一碗面的孙元起被颠得七荤八
素的。
心里恨恨地想:赶明儿个就让美国寄几个橡胶轮胎过来,可不想再遭
这罪。
十多里地,走了一个()时辰到了。正是晌午,孙元起摇摇晃晃从车上
下来。整理整理衣帽走到颐和园门口,早有看门的太监过来问话:“这位
大人,要递牌子么?”
“递牌子?”孙元起一想就明白了,好比推销上门,先要发名片。自己
可没有什么名片硬着头皮答道:“是皇太后让我来的,不用名递牌子吧?”
这在御前值班的太监都是机灵鬼,看着眼前这个六品小官,心里有些
犯嘀咕在这京城,别说六品小官了就是四五品的,一砖头也能撩倒七八个
,不稀罕!人不都说么:“到北京,才觉得官小。”可这位不仅眼生得很,
还有些肆无忌惮、不懂规矩。看样子挺年轻,不会是个愣头青吧?
转念又想,这年轻小哥倒是生得一副好皮囊,眉眼间有股子书卷气,
倒不像是苦出身,而且说是“皇太后召见。”没准是哪个府上的少爷、贝子;
呢。惹恼了他,人家捏死自己不跟玩儿似的?算了,与他一个方便吧!想
到这儿,便答道:“好,待咱家进去给您通报。请问您是?”。
“哦,我是国子监司业衔、京师大学堂副主办孙元起。”孙元起倒也记
得自己的官场职务。
“国子监司业衔、京师大学堂副主办孙元起孙大人”太监默念了一遍,
忽然灵光一闪,“你认得孙寿州中堂么?”
孙元起一拱手:“丰堂大人是敞人的家叔祖。”
怪不得!太监浑身一机灵,这小哥果然来头不小,原来是有恃无恐:
“好!咱家这就去通报。”这回一转身进了园子,动作麻利许多。
暮春时节,中午倒觉得有些热。孙元起在门口站了会儿,官服捂着,
还顶着帽子、穿着靴子,浑身感觉要出汗。也顾不得许多,随便在门边柳
树下找块荫凉地,心说:要照后世公园一样,门前弄几个石条凳子放着,
让人坐着等,多好!
候了半天,进去报信的太监终于出来,在门口张望好几眼,才发现柳
树下立着的孙元起,心里有些郁闷,估计自己喊“太后有旨,宣孙元起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