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部分(第3/4 页)
大日本帝国的百年国运,无论如何必须要打。如果打胜了。自然所有问题都不再成为问题;如果失败了的话,那我们就都去二重桥外切腹谢罪吧!”
若槻礼次郎脊背上顿时寒气直冒。
就这样,日本自上而下都陷入了疯狂状态。先是驻守朝鲜的日本两个师团立即大规模集结。分批向吉林、奉天等省扑去。随后以护卫南满铁路为名驻扎在东北地区的日本一个半师团护卫军也蠢蠢欲动,意图兵锋直指京畿一带。
好在王士珍、曹锟等人已经为此准备了两三个月,山东之战爆发后更是枕戈待旦。所以日本护卫南满铁路的护卫师团刚刚有所行动,王士珍便集中麾下所有北洋军。兵力达四个整编师、两个混成旅。以狮子搏兔的姿态发起雷霆一击,使得猝不及防的护卫师团溃不成军。要不是驻守朝鲜的第十九、二十师团及时赶到,估计他们能被急切想报一箭之仇的王士珍赶过鸭绿江去!
尽管第十九、二十师团拍马赶到,可是他们刚刚组建不久,不像日本其他常备师团那么彪悍。于是双方便在中朝边境开始了残酷的拉锯战,一时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若是北洋军占上风,孙元起便袖手旁观;一旦北洋军稍稍失利,孙元起就会派遣空军前去支援。把小日本的嚣张气焰彻底打下去。所以在短时间内日军根本看不到获胜的希望。
而这结果却不是日本所希望看到的!大隈重信不顾国内经济摇摇欲坠,又从国内调遣包括最凶悍的第二师团在内的3个常设师团进入中朝边境作战。意图全歼参战的北洋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而迫使中国放过山东的第六和第十八师团。
然而缺粮缺弹的第十八师团已经支撑不了那个时候了。在8月的最后一天,走投无路而又弹尽粮绝的士兵在参谋长山梨半造少将的带领下正式向蒋作宾、张辉瓒投降,而在此之前,师团长神尾光臣已被介错挥刀砍下了脑袋,算是践行了他的“不在青岛相见,便在九段坂相见”诺言。
此时第六师团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眼下不过困兽犹斗垂死挣扎而已,覆亡只在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长短基本上要看孙元起的心情。如果心情愉悦不想大开杀戒呢,第六师团就活得长些;若是心情郁闷,想要找东西泄愤的话,那第六师团的寿命就短些。
偏偏在这个时候日本军方做了两件让孙元起很不开心的事情:一是派遣包括第二师团在的3个常设师团参与东北战事,二是日本第一、第二舰队残部汇合第三舰队趁着夜色掩护,先后对福州、泉州、厦门等沿海城市发动袭击,致使平民大量死伤,房屋被毁,损失惨重。
孙元起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加紧对第六师团等部的打击力度,并抽调蒋作宾的湖北第一混成旅、张辉瓒的第四十七混成旅在海军运送下在旅顺登陆,参与对东北日军的攻势。此外他还将轰炸机全部集中在上海军用机场,目标直指800公里以外的日本长崎。你做得了初一,我就做得了十五!
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未完待续。。)
ps: 如果没错的话,这将是最后一章正式更新内容。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心和爱护,何叔鞠躬感谢!
五一〇、来是空言去绝踪
转眼已是1918年的十一月份。
现在是冬季,按理说京城老少都应该躲在屋里猫冬,但今天全京城的人都欢呼着涌上街头,因为昨日法国元帅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标志着历时四年的世界大战就此结束。因此国会宣布全国放假一日以示庆贺。
是的,中国是协约国的成员,是战胜国之一。
本来在开战之初,孙元起代表民国政府宣布绝对中立,甚至为此与协约国成员之一的日本大打出手,击沉了日本三分之二的海军舰艇,歼灭了日本五个半常设师团,先后炸平了长崎、福冈、熊本、鹿儿岛等城市——在两国战争关键时刻,空军飞行员甚至冒着巨大危险、做出重大牺牲,利用副油箱技术在东京上空扔下了炸弹——而且攻占了半个朝鲜,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最后在英国出面调停下,中日两国达成和解协议:日本归还之前割占的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地;朝鲜半岛沿三八线平分,北方由中国管辖,南方暂时由日本代管;琉球群岛地位未定,暂时由中日共管。另外日本向中国赔偿银元四亿两千万元,折合前清库平银三万万两,正好是《马关条约》清政府赔偿给日本的数字。
此后日本一蹶不振,而中国则利用技术优势在欧战中大发利市,经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