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部分(第2/4 页)
班能不能后补?现在古城改造项目进行的如火如荼,我很难脱产学习的。”
岳书记冷哼一声:“知道你忙,比我还忙,回到燕京城这么长时间,你来党校几次?”
刘枫感觉有点不对味,岳书记可不是这样的人:“那个是我疏忽,以后我一定抽时间去看望您老。”
“我还没老!”电话那边似乎是一声轻叹,“刘枫,来学习一段时间吧,这毕竟是华夏的制度,谁也不能违反党的规章制度。项目组那边会保持正常运转,我希望你走的更踏实一点。”
刘枫心中瞬间闪现无数个念头,他老老实实的回答:“岳书记,我听您的,回头我就和项目组汇报,开学那天准时报到。”
岳江山顿一下:“如果那边让你先担着,那就担着好了,学校这边也会给你提供方便。”
岳书记的电话里面,蕴含着太多的信息,很显然,岳书记有自己的信息渠道。看来,当初刘枫的很多预感,都要实现了。
刘枫没有失落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洒脱!
第811章 老领导
从一开始,这项古城改造项目就是强加于刘枫头上的,这一年来,刘枫为这个项目劳心劳力,充分感觉到京官是真的难当!如今似乎有机会脱离苦海,对于他来说,是福非祸!
也许会有一些黑锅背在身上,不过刘某人一向不在乎这种档次的黑锅。何况,在刘枫的心目中,这个古城改造项目是成功的,未来将会证明这一点!也许现在就是轻装的时候了!
1997年对于华夏政坛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冬季的党代会上,各级党政机关都会有一些人事上的变动。一些世家开始抓紧时机,为家族的子弟谋划铺路。
九月,原同兴市市长盛世豪上位财政部部长助理,从1993年春节到同兴市任职,盛世豪的执政履历堪称硕果累累。从三江经济带建设,到东北亚经济论坛的建立,刘枫所做的这些,和盛世豪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及至后来的老工业基地振兴项目,更是为盛世豪的仕途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重回财政部,上位部长助理,可谓是顺理成章,纵然是再挑剔的领导,也无法忽视他的政绩。
原同兴市纪委书记何江昊,荣归监察部,荣任绩效管理监察室主任。下去任职那一天,何江昊绝对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快回到权力中心。原以为自己还会在下面任职几年,积累足够的政绩,这一切,都是借刘某人的光。
随着同兴市在兴安省乃至关东大地上的经济地位日渐升高,这里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有了前次的整治风暴,同兴市的干部少有违法违纪现象,这成为市纪委最显赫的功绩。
原常务副市长董晨军上位同兴市市长,原兴远县副书记陈洁上位中组部组织局六处处长,六处原处长苏彤调任燕京市城北区副区长。自此,组织局六处成为中组部的福地,两位调任的官员,位子都让人倾慕不已。
对于在中组部熬资历的世家子来说,下去任职的时候,有一个可以积累政绩的地方,实在是太重要了。苏彤就不说了,原副处长林虹已经成为所有人羡慕的目标。
汤山县跨越式的发展轨迹,势将为林虹积累丰硕的政治资本,这些资本如果换做是一个刘枫这样出身的,也许不算什么,甚至不足以推举他上位副厅级。
但是同样的政绩放在世家子弟身上,效果决然不同,一个贫困县的大治乃至于从贫穷走向富足,这足以让世家为自己的子女,索取最为丰厚的回报。
不出意外的话,林虹十年内晋升副省部级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一点绝不是刘枫这样出身的人可以比拟的。别看汤山县的路子是刘枫帮着选择的,甚至就连商品都是大风慈善之星帮助推广销售的。
这些政绩未来和刘某人没有一毛钱关系,就像当初的单于乡,就像后来的靖江区、兴远县和同兴市。当地民众和普通官员,记取刘某人的好是另外一回事,对刘某人的升迁实在是帮助有限。
实际上刘枫的几次升迁,无不是组织需要,包括这一次上位司局级。更多时候,某些人是把刘某人当成谋士来看待的,纵观华夏几千年历史,除了诸葛亮、张良、刘伯温有数的几位,谁见过谋士身居庙堂?
在华夏,智者永远是当政者手中最有力的筹码,还是那种可以帮助掌控他人的筹码。就像陈平帮助吕后击杀韩信,就像被车裂的商鞅,就像被清君侧诛晁错的那位先生;;;;;;也许刘枫幸运的生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他这样智者有着太多的用武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