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页)
四十来岁,从广西刘三姐家乡来的,喜欢唱山歌,更绝的是,她会用当地话跟当地老百姓对唱山歌。
“哦,秋燕姐,姑娘还大肚子,不害羞吗?”
“这有什么好害羞的,就像唱山歌,不会唱的人,唱起山歌来就觉得害羞,不敢放开胆上台来唱;会唱的,唱的自然。这首歌,唱的是当地人的婚嫁风俗。”
“哦。”玉梅似懂非懂,说:“那你也唱个山歌听听。”
“好,我唱。”
秋燕来了兴趣,站起来,对着湖泊放开喉咙,用当地话唱了起来:
阿妹放牛站山坡
阿哥下湖抓鱼虾
阿哥有心对山歌
阿妹遮面抱琵琶
鱼儿听了喜滋滋
喜鹊见了叫喳喳
阿哥妹阿心相连
共筑幸福小康家
玉梅听不懂秋燕唱的什么意思,等她一唱完,便拍手叫好。秋燕笑说:
“好什么啊,我糊弄人的。好歌要有好嗓子唱,这才般配。我这个喉咙,不行了,公鸭嗓子,瞎编个词唱唱。”
秋燕忽然听见山坡那边同班放牧的班长喊道:“喂,秋燕玉梅,你们两个还在那边唱什么山歌,快走了。”
秋燕抬头一看牛群,已经走过那边山岗去吃草了,忙对玉梅说:“起来,只顾唱歌听歌,牛都跑了。”
()免费电子书下载
第五章 谁是杀人犯【9】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7…23 6:41:06 本章字数:3596
两人刚走,去追赶牛群,只听见后面有一个男人喊道:“是不是玉梅,请等一等。”
秋燕说,阿梅,好像是叫你。玉梅说,不会吧,我在这里没熟人,怎么会有人叫我。后面那男人又喊叫了,这回她俩听清了,是在喊叫玉梅,她俩转过身去,等那男人走过来。那男人头戴着竹笠,穿着背心短裤,刚从湖里上来。秋燕说,是刚才唱山歌的老百姓。等那人走近了,玉梅一看,这人不就是桃花村的符大海吗?心里愣了一下。
大海没想到能在这偏僻的地方与故人邂逅,自是喜上眉俏。他走到玉梅跟前,高兴地问:“阿梅,原来你在畜牧队放牛啊?”
“是啊,我在畜牧队放牛。你呢,你怎么在这里?”
“呵呵,我在这里打渔。”
秋燕见他们是老相识,说:“阿梅,你们俩说说话,我先到那边去,不然牛跑了,班长又要骂我们了。”
玉梅答应了秋燕,待秋燕走后,玉梅问:
“大海,你怎么会到这里来打渔?”
“没事做,就来了打渔了。”
“怎么会没事情做呢?你家里不是耕田吗?”
“几分稻田,还有一些山地,不够一家人吃啊。像我们做农民的,除了耕田,就是耕田,不想办法搞点副业不行。我呢,又不想和阿龙他们在一起,去抢人家的胶水,我只想靠我自己的双手挣钱,所以我就来到这里,跟我叔一起,捕鱼来卖。”
“哦,原来是这样。”
“嗯,你怎么会到这里来放牛了?你家不是在水泥厂吗,干嘛不在工厂上班?”
“我家是在水泥厂,那是我爸的家。你不知道我们农场的劳动分配制度,很复杂的,我也说不清。总之,我参加了工作,就被农场分配到这里来放牛了。说起来都是命,以前我不相信命,我妈一说到命,我就说封建迷信;现在我相信了,我妈说,人啊,长得再漂亮,也不如命好。真的,我现在相信我妈说的话了。”
大海听出玉梅说话有些伤感。他已经长大了,长成一个很帅的小伙子,他理解玉梅说的话。农场子弟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农村的孩子是在贫穷中自然长大的,良好的心态,使他们适应自然的能力要比农场子弟强。大海觉得生活本来就是这样,这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他从来就没有谁安排他工作,等着领工资。
玉梅说:
“我要走了,牛走远了,我怕跟不上。”
“好吧。哦,你等我一会,我打有鱼,在竹排上,我拿几条送给你。”
玉梅赶紧摆摆手,说:“不用不用,我自己没做饭,在连队食堂吃饭,用不着鱼。”
大海只好说:“那好吧,有空我去看你。”
“连队人多,嘴杂,不太好。”
大海没再说什么了。玉梅走了,他还站在山坡上看她,直到她的背影消。从此以后,大海有空,就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