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自己,那眼睛感觉都灼热得烧人,里面有种让人不能信的力量。“我不懂。不过郭将主说过,你是学问人,得敬,那就是说不会骗我,我信你。要是这么贵,是不是告诉将主把它好好藏起来,别让人偷了去?”
“哈哈。你家的将主我早就告诉他了,还让他找人来帮我把蛋蛋看紧,看好。不过这个不能藏,一藏匿起来就坏掉了,到了陆上,我得立即找地儿把它种上才起作用。”
铁三儿的眼神很是崇敬。他怎么也弄不明白,几十个长芽有点像发霉的东西能让人吃得饱,可是这话是学问人说的,那就不会错,只须要看着就会明白怎么回事的。
在巩凡的要求下,船并没有直回广州,而是绕了个弯,去了崖州乐安。巩凡记得,这一片就有后世海南最大的盐场,什么名字忘记了。只记得这里的海水是世界上仅次于红海,反正咸度高得可以。为最咸海区之一,被称作“苦海”。
“大概就是这里吧……”巩凡也不是很有把握。那时这处盐场很出名,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盐场,莺歌海盐场,不过这名字他是记不起了。反复看了一会,到处都是些盐泽地区,荒无人烟。反正这地方基本就是这地儿,不会再错了。
想到这里也就不再去纠结是不是原地址,这一片海水都是够咸的,只要大家觉得哪一块地点好作,把盐田作起来就是,越方便就越好。
 ;。。。 ; ;
第十一章原味宋风
一个老水兵对这里还熟悉些,指点着把船停在一处凹进去些的海滩。“这滩里进去不是太远,好久也没走过,似是有个十多里,就有了村子。”老兵慢慢的回忆,有些细节记不真切。“可以从他们那里去买些米粮什么,鸡犬什么也能买到,算是方便些。”
“好。就是这里,。”听了老兵的话,巩凡不再想,立即定了下来。到了此地方能明白古人为什么会把广州这里一片热土叫作蛮荒之地,只有被发配的人才会来这里。
人太少了。和后世一比,这里几乎可以称为鬼域。走上十几里,也许只是为了买上几根葱或者斤把油来下锅什么的,还没什么真正的路,最多能用个畜力车来代个步,这困难之大可想而知。巩凡几乎都有点动摇了,这里晒盐能晒得下去么?
“这也太苦了点吧。”自言自语被老兵听到,老兵深有同感。“没错。公子,这里海水咸得发苦,鱼都没有几条,当地人赶海也不上这儿来。公子,这晒出的海盐不会也发苦吧?”
“那肯定不会。”愣了好一会,巩凡一咬牙,没办法,赶鸭子上架也得上,现在是一穷二白闹革命,没可能有个什么舒服环境的,苦点就苦点,忍忍就好了。
能离村子近,那已经是最大的利好了。开工的时候还不要紧,以后要是有了上千的工人,肯定不可能是从村子里买得到足够的补给,得从广州用船运过来。可是开完工之后,这里就不会再需要那么多的人,他们的吃饭问题能靠着村子就会解决好大的困难。
请了那位老兵再带了几个人留下,作些划线什么的前期工作,细细交待了那些要注意的事项,就赶紧急着去窑那里看看。他眼下最急的就是立即烧些原始水泥出来。
最原始的水泥配方也不难,用一种粘土再加上石灰拌好直接烧制就是,至于强度什么的现在顾不上那么多,只要能有得用了就算是好事。
码头上人头涌涌,虽然仍旧是用木头搭建起的栈道,但是却看得出很是用心。木料也是厚了又厚,看上去极是结实。别的什么都顾不得,先一连声使唤铁三儿先跳上道去,买了十几个大筐回来,又自己下船挖了土,每个筐都装了,再把那些宝贝土豆小心的按芽切开,轻轻种了下去,这才让人扛着,上岸来到这大宋的第一个口岸。
还没上岸,一股声浪先是迎面扑了来。逛街的,卖百样小商品的,讨价还价的,把这不大的码头挤得满满当当,人流熙熙攘攘,比起后世小城镇也差不到哪里去。这码头上很多渔民就近就开起摊子,把那渔获就尽情摆起,高声吆喝,越发的声音震耳。
到了地头,众水军面上也是平添了些笑出来,边上的人也是不停声的招呼,称哥呼弟,“回来了?可曾碰到王泼老五他们那班破落户?哈,又说嘴,真碰到时,莫被人当成鱼儿摸了回去,那时脸上须挂不住!好,下了值,可到哥哥那里喝上一杯?”
军士自也是应和的,答应的,笑骂着说回去的,一团热闹。郭伏威回来事情较多,顾不上巩凡他们两个,只是让了几个军士陪着,先在这到处转转,熟悉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