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处理万机之余,偶或心慵意懒,来此啸傲一番,决
疑定难,一切自然都能迎刃『酊解了。
建庙勒碑乾隆题字
热河的外八庙计为溥仁寺、溥善寺(今已不存)、须弥福寿之庙、殊
象寺、广安寺、罗汉堂、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
十一座庙宇:为什么叫外八庙呢?因为这些庙分为八个部分,乾隆时
代划归北京雍和宫管辖,又都分布在避暑山庄外围,所以叫外八庙。
普乐寺是乾隆三卜一年特为哈萨克·布鲁特民族首领来朝觐而兴
建的。其主殿旭光阁中有大型立体曼茶罗.是喇嘛教闻名世界的佛像
造型,除西藏外,是内地仅有的一个。
安远庙是乾隆二十九年仿伊犁固尔札庙而建的。盖庙之时是由
一位太监的族人承包,有偷工减料的地方,监工人员也不敢据实复验
陈奏,所以现在只存主殿普度殿,正中供绿度母佛像,墙上画有佛教故
事,庄严而带神秘感。绿度母是藏人最信奉的法力无边的大佛,据说
安远寺绿度母像更具无上威力,每年总有若干信徒从西藏远来膜拜。
河西岸仅存的庙宇有:普宁寺,占地达三公顷,在外八庙中仅次于
普陀宗乘之庙。一进院落,有一座石栏环护,重棼琼构的碑亭。碑文
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把建庙经过详述勒石,据说四种文字胥出乾
隆御笔,所以特别名贵。中间主殿大乘阁里面三层拱檐,外面六层屋
檐,五个尖顶,是模仿西藏桑鸢寺乌策殿而建,殿中供奉二十二米高的
千手观音菩萨像,大佛的腰围有十米,重达一百一十吨。在大殿底层,
只能看到佛的腿部,要登上三楼,才能平视佛的头部。这尊佛有四十
二条手臂,每个手掌中有一只眼睛,他的头顶上,还有一座小佛——无
量光佛,据说是佛的师傅。大乘阁象征须弥山,是佛住的所在。四外
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这种传说,曾见诸古典小说《西浒记》。另外
殿的周围,有白、绿、红、黑四座喇嘛塔:白塔中保存着松赞干布文物,
绿塔埋有若干宝藏,红塔下埋着佛的舍利,黑塔埋着西藏地区原始本
教经典。
正北普陀宗乘之庙,是承德各庙宇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占地二十
二公顷,从乾隆三十二年始建,到三十七年完工,形势完全模仿西藏拉
萨布达拉宫。庙的山门像一座城楼,崇墉仡仡,气势雄壮,走进山门里
就看见一座琉璃牌坊,金饰鳞鬣,虬龙蜿蜒,随着地势高低,又建了若
干喇嘛塔,在最后山坡高处,耸立着大红台。
大红台位于高十七米用花岗石和砖砌成的白色石台上,外观有七
层,里面实际有一圈三层高的群楼。大红台高逾二十五米,外面抹成
红色。中部和顶端有桁梧复叠的琉璃佛龛,巍峨庄严,雕檐隐天。登
上白台,站在大红台脚下,更感到气象不凡,回首东南远处,九天楼阁,
琳宇梵宫,此身如在仙境:进入大红台,可以清楚看到周围三层倒塌
群楼及残痕,有的木柱还遗留在墙中。红台的中央有座方殿,叫“万法
归一殿”,屋顶涂金异兽,翠瓦金铺,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焕烂,蔚为奇
观。殿中罗列大小不等半跏趺坐无量寿佛铜像,反映乾隆建此庙是为
他慈亲祈福祝寿的。在此庙东邻的须弥福寿之庙是乾隆四十七年他
七十万寿,为了迎接班禅六世来热河祝寿兴建,作为班禅行宫的,建筑
布局完全模仿日喀则的札什伦布寺。由此可知,清朝康乾时期怀柔远
人,对于边疆民族是如何羁縻笼络的了。
依稀揣摩当年胜景
抗战胜利笔者于役北票煤矿时候,忽然接到热河高等法院传票,
说是热河税捐处控告北票煤矿延误不缴纳煤类税收,限日报到出庭应
讯,这类事自然是由财务处负责。笔者于是带了一位姓鲍的科长,前
往承德应讯,当庭把接收煤矿后函请税捐处函告税则法令的公文呈庭
核阅,结果税捐处查出是他们新旧处长交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