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在祖国西南某市,一个美丽的西部城市。它在青山绿水之间,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山环水绕,浑然天成,形成一座静谧温馨、悠闲舒适的小城。
一条叫锦江的河流蜿蜒曲折,从城市中心穿行而过。它四季清澈见底,可见河堤鱼虾嬉戏,河岸两边绿柳徐徐,风景如画,素有“八百里锦江,八百里画廊”之称。正是这如画似锦的锦江河,孕育了这里的人民,以及河流上游的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同胞们。
锦江其中一条校支流的源头叫水之源,这里有一座叫玉马塘的小山村。小村四面环山,唯一一条小溪从前面淌过。小山村与周边村镇的联系都很少,它距离最近的村庄也有十多里山路。这里一共有十几户人家,生活着龙、王两个姓氏。在这美丽迷人的桃园世界里,玉马塘的村民们出了购买一些生活用品需要外出赶集,很少有人走出去过,大家过着山中无岁月的悠闲生活。
玉马塘的村民都是苗族,由于之前没有专门的族谱记载,人们都不知道他们的祖先是什么时候到这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多久。但村边那老态龙钟的钟鼓楼告诉到过这里的人们,这里应该有很久的历史了。村里的房屋都是当地农村标准的瓦房,整体布局很整齐,像一个小市集。每间房屋的窗子、屋檐、门头都雕刻着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让每一栋房子都显得庄严而神秘。
每天早上以后,村民们便会听到钟鼓楼那边传来朗朗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
领头的是一个年近八十的老爷子,只见他摇头晃脑,表情严肃,俨然是一个古代私塾的老夫子。虽然他年近八十,但是精神很好,面部滋润,一头银白色的头发是他看起来精神奕奕的,感觉更加威严。跟着老爷子朗读的是一群五六岁大的孩子,十五六个,男女都有。他们可没有老人那么认真,虽然他们也跟着摇头晃脑地,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一个个机灵的小脑袋摇晃的很调皮,完全没有老爷子那种专心、那严肃、从容。他们有的人还会在老爷子走过之后,飞快地想周边的小朋友做个鬼脸,仍个小纸条什么的,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大家读着读着,一个小脑袋从后门闪了进来,迅速地坐在后面的空位上。四周一看,老夫子没发现自己,吐了吐舌头,脸上露出得意而狡黠的笑容,也跟着众人摇头晃脑地读起望天书来。可还没等他高兴够,一个声音就在耳边响起:
“龙逸峰,你又迟到了,告诉我今天又到哪里去疯了,不然打你屁股。”
“报告爷爷,我帮爸爸摘枇杷去了。”被叫龙逸峰的调皮小孩站起来“一本正经”地回答。
“你还帮你爸爸摘枇杷?你怎么帮你爸爸的啊?告诉爷爷。”老爷子严肃的表情并不能瞒住小逸峰,因为他清楚爷爷的眼神的温和的。
“爸爸在树上摘,我在树下面帮他守枇杷、吃枇杷,很辛苦的!您看我都吃得好饱。”他一边说,一边把衣服卷起来,露出圆圆的小肚皮。
“咯咯……”小朋友们被龙逸峰逗笑了,房子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别吵别吵!龙逸峰,你把三字经背一遍,错一个打一个板子。”
“好啊,我背。‘人之初、性本善……’”
龙逸峰小嘴一张一合顺畅地背诵着,清脆的音节回荡在教室里。小朋友们都羡慕地看着他,都在想要是爷爷罚自己背的话一定会背错的。很快,老爷子就结束了对龙逸峰的处罚,因为他发觉自己完全这孩子完全没有一点卡壳,很顺利地就背完了一大段,再背下去也是浪费上课时间。于是,小逸峰的屁股又逃过一劫,被免去惩罚。
老爷子就是龙逸峰的亲爷爷,因年轻的时候出过山学习过,有一点文化,看到一个山村十来个孩子没人教,就主动当起了村里的老师。除了村里面每年给他一点粮食补助之外,并没有收取学费。他们的课程也不像正规学校那么正式,那么严格。反正在村民的眼里,孩子小时就是玩,读书不读书就一回事。能够写自己名字,出去买东西不算错账就行。等孩子稍微大一些,就被叫回去分担教务活了。由于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最近几年才有人走出山里,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回来知道读书了的重要性。最近几年有几个大一点的孩子被父母亲送到镇上念书去了。
放学以后,龙逸峰飞快地收拾好书包跑出了教师,老爷子只好无奈地望着其背影摇摇头苦笑。
龙逸峰没有往他家的方向走,而是向村外走去。可还没等他出村,就听到一个声音喊自己:“逸峰哥哥,等等我啊!等等我啊逸峰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