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既然有如此大的心愿要提高武艺,我怎么会吝啬指教呢。你诚心诚意跟我学武,今天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了!”
林世荣非常高兴,再次叩头表示感谢。从此他开始了十年如一日地跟飞鸿学武的历程。由于他勤奋好学,最终成为飞鸿众多徒弟中武艺高强、影响最大的徒弟。
考虑到林世荣学过武,手上也有几斤蛮力,飞鸿因材施教,重点教他武术套路。林世荣悟性要略逊色于梁宽,但比梁宽更沉稳,学武也更能吃苦耐劳。飞鸿先教他“五郎八卦棍”,林世荣练得有声有色,师徒俩比试一番,飞鸿认为“达标”后,再教他别的武艺。
过了一段时间,飞鸿将林福成传授的“铁线拳”教给林世荣。林世荣边学边与飞鸿聊起林福成及铁桥三的事,都有一见林福成的愿望,可惜不知道最近林师傅到哪去了。
林世荣学武进步很快,没过多久,飞鸿又教他“虎鹤双形拳”。徒弟们知道,师傅此拳法一般不轻易传人,现在一下子传授给林世荣这么多绝技,小徒弟们甚至都有点嫉妒林世荣。
“虎鹤双形拳刚柔并用,长短兼施。练习此拳切记,步法讲究落地生根,身形注重挺拔端庄。”
飞鸿手把手教林世荣,使林世荣受益匪浅。后来他继承师业,开馆授徒,在省、港共有徒弟一万多人,他的名字在广州、香港等地同样响当当,这是后话。
一天林世荣随师傅飞鸿到海幢寺游览,因为与该寺方丈熟悉,飞鸿便去拜访方丈。恰好方丈不在,一个绰号叫“铁头和尚”的僧人热情地接待了师徒俩:“请施主这边用茶。”
“铁头和尚”将飞鸿师徒请入客堂。
宾主寒暄之后,“铁头和尚”便向飞鸿师徒大谈武技。这位和尚的头削得青光发亮,一看就是坚如磐石的一个铁头。飞鸿听说过这位和尚的“铁头功”很了不起,礼节性地夸了几句。
没想到“铁头和尚”听飞鸿夸他,越发来了劲,主动提出要表演一下给飞鸿师徒观赏。飞鸿想:见识见识也好!就对林世荣说:“好好瞧着,看看大师的功夫高深到何种程度!”
第三部分藏龙伏凤(3)
“铁头和尚”得意地一点头,就开始了他的表演。他先拿来一块青砖,往头上一砸,砖头立即断成三四块小的砖。
林世荣和飞鸿给“铁头和尚”鼓掌。
只见“铁头和尚”把几块小砖捡起来,排成一排放在一块大青石上,然后双手撑地倒立,再用他那颗铁头去捣青石上的断砖。一、二、三、四……
一会儿功夫,几块断砖被“铁头和尚”捣成了粉渣。飞鸿师徒暗自称绝,再一次报以热烈的掌声。“铁头和尚”起来后,不无得意地说:“施主见笑了,见笑了!”
据“铁头和尚”介绍,他练“铁头功”先是用头反复倒舂石臼,然后再在石臼中铺上碎石,直至变为粉渣为止。久而久之,练成了一门绝技。他自豪地称:“老纳这头坚似铁,故人称‘铁头和尚’。以之撞敌,无人能抵御。”
林世荣心里不服,脱口而出:“大师的‘铁头功’是很了得,但我师傅身怀绝技,也有万夫之勇。” 飞鸿用眼示意,不让林再往下说。
“铁头和尚”立即接上林世荣的话:“老纳素闻黄飞鸿师傅武功高强,在粤港武林威震一方,又师承少林鼻祖之嫡传,但百闻不如一见,今天有幸与黄师傅会面,不如咱们切磋一下武艺,让老纳长长见识,也可为山门增色。”
飞鸿见这“铁头和尚”有点目中无人,心想比就比呗,有什么了不起!他双手抱拳说:“既然大师看得起我师徒俩,能给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飞鸿这厢承让了!”
林世荣插话说:“师傅在上,请听徒弟一言。既然世荣在此,哪有您先上阵的道理。”他转身对“铁头和尚”说:“请大师见谅,我想检验一下从师学艺的效果,咱们俩先比试,我师傅先在一旁观看,正好可以找出我的不足。”
“铁头和尚”心里说,谁先上我都不在乎,反正都不是我的对手!徒弟先上更好,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你。当师傅的想让徒弟先上,无非想探我虚实罢了,我打他个措手不及,你能探出什么?
飞鸿见“铁头和尚”没回答,便征求他的意见:“大师以为如何?”
“铁头和尚”堆出笑容:“如此最好!”
飞鸿于是让林世荣先上,他叮嘱他不可以使用“杀手”,同时斗智斗勇要多动脑子。林世荣表示:“徒弟明白,请师傅放心。”
二人摆开比武架式,飞鸿示意可以开始。“铁头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