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西边防军遥相响应。这年8月,西线清军以“剿办土匪”的名义越过边境进入越南。清廷同时密谕广东各兵轮流进行整顿,而由吴全美统领,赴到北部湾廉州、琼州一带操防,并不时驶往越南洋面,刺探确切消息。中法战争正式爆发后,吴全美被授予记名提督,负责广东沿海的防卫。
吴全美到广东任职,转眼就过去了两年多,1885年4月,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中法新约》),中法战争宣告结束。吴全美继续留在广东任职,他在军中的地位更加巩固。
收到提督陈泰钧的推荐信,吴全美会意地笑了笑,心想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吴全美早已倾慕飞鸿的武技,知道他在武林的盛名,本来就有启用飞鸿之意。现在一拍即合,他当即让人将飞鸿请到他的府上。
听说记名提督吴全美“有请”,飞鸿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又不好不去,所以心里像悬着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及至见了吴全美,见他面带笑容,这才放下一半的心。
吴全美说:“黄飞鸿,知道我叫你来干什么吗?” 飞鸿答:“小人不知道,请大人明告。”吴全美说:“陈提督陈大人向我推荐你,我想聘请你为军中技击教练,不知你意下如何?”
技击教练一职,是定期在将军所部教士兵学习武术,要求不是很高,但工薪也不多。和武术教头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当年飞鸿的父亲麒英在镇粤将军所部任此职,每月才白银三两六钱,不够补贴家用,飞鸿父子还得上街卖艺。
吴全美见飞鸿还在考虑,他没有急着催他表态。飞鸿告诉吴全美:“小人曾受聘于广州水师,担任其武术教头。”
“那不一样,你那是临时性的。我既然诚心诚意请你,在工薪方面也会考虑多给一些,还有,你可以享受和在册军官一样的待遇。”
吴全美还给飞鸿讲了一通大道理:“现在国家内忧外患,太平军剿灭才多久,外国蟊贼又不断蚕食我大清国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虽练就一身好功夫,如果不出来报效国家,不把这身绝技发挥作用,与一般的百姓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番话说得飞鸿点头称是。飞鸿看看面前这个老头,心想他还真有两下子,能武还能文的!当时飞鸿就答应下来。
吴全美说:“你能答应,我很高兴。明天你就来上任,到军务部门领套官服,名正言顺地做我们的技击教练。”
第二天,飞鸿到吴全美所辖的军中报到。他领了一套官服,穿在身上,觉得挺合身的,到镜子边照了照,越看越满意。
第三部分军中教头(5)
吴全美让飞鸿坐在椅子上别动,飞鸿不知他的用意,正在纳闷之时,吴全美请的画师进来了。吴全美吩咐画师:“好好给我们的军中技击教练画张像,画好了重重有赏!”
飞鸿端坐在那里,任画师为自己绘肖像。画师绘制好后给他看,他觉得画得非常好。画上的飞鸿身穿官服,方宽的大脸,长着一对罗汉眉,眉长至垂下,耳朵又大又长。看到自己这样威武雄壮,飞鸿打心底里高兴。
上任的第一天,吴全美一身官服穿戴得非常整齐,亲自陪同飞鸿到军中。他对士兵们介绍说:“今天,我把在武林中大名鼎鼎的黄飞鸿黄师傅给你们请来了。从今天起,他将担任你们的武术教练,希望大家好好地跟着他学技艺。”
士兵中有不少人听说过飞鸿和他的传奇故事的,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飞鸿。
担任军中技击教练后,飞鸿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士兵的武术上。他觉得教士兵习武与教一般的老百姓不同,军队面对的是国家的敌人,因此意义更大。正因为如此,他在教广州水师和吴全美的部队时,教得格外认真,花费了很多的心血。
顾此就会失彼。因忙于军中教武,使他自己所开的几家武馆无暇兼顾。第七甫水脚武馆的生意,主要由林世荣代管,他有时间也去教教徒弟们。而西关澜桥武馆的生意,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照看。
林世荣对飞鸿说:“要不就这样吧,第七甫水脚这里由师公撑着,我到西关澜桥去。师傅,你觉得怎么样?”
这本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飞鸿没有同意这样做,因为他知道父亲的身体状况已不容乐观,再让他受累后果不堪设想。一时拿不出更好的办法,飞鸿对林世荣说:“容我考虑一下再说吧!”
西关一带人员复杂,这里既有不少工厂和商贩摊点,还有不少外国商人居住。矛盾错综复杂,纠纷常常发生。在这里开武馆授徒,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