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页)
老许侧身双手拄着拐杖,神情恍惚道:“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走近了看一看大柱国,去年过世的一位老兄弟就运气好多了,景阳一战,坑杀那数十万降卒,他便离大柱国只有一百步距离,老兄弟闭眼前还念叨这事儿,瞧把他得意的,都要没气了还要跟我们较劲。”
身边那位一直被瞎子老许当作衙门小官的,轻声道:“徐骁也无非是一个驼背老卒,有什么好看的。”
一刹那。
瞎子老许头脑一片空白。
他既然能活着走下累累白骨破百万的沙场,能是一个蠢蛋?
在北凉,谁敢说这一句徐骁不过是驼背老卒?
除了大柱国,还有谁?!
瞎子老许那一架需要拐杖才能行走的干枯身体剧烈颤颤巍巍起来。
最后这位北凉赖活着的老卒竟是泪流满面,转过头,嘴唇颤抖,哽咽道:“大柱国?”
那人并未承认也未否认,只是喊了一声瞎子老许:“许老弟。”
只见瞎子老许如同癫狂,挣扎着起身,不顾大柱国的阻止,丢掉拐杖,跪于地上,用尽全身所有力气,用光了三十年转战六国的豪气,用光了十年苟延残喘的精神,死死压抑着一位老卒的激情哭腔,磕头道:“锦州十八老字营之一,鱼鼓营末等骑卒,许涌关,参见徐将军!”
锦州十八营,今日已悉数无存,如那威名日渐逝去的六百铁甲一样,年轻一些的北凉骑兵,最多只是听说一些热血翻涌的事迹。
鱼鼓营。
号称徐字旗下死战第一。
最后一战便是那西垒壁,王妃缟素白衣如雪,双手敲鱼鼓营等人高的鱼龙鼓,一鼓作气拿下了离阳王朝的问鼎之战。近千人鱼鼓营死战不退,最终只活下来十六人,骑卒许涌关,便是在那场战役中失去一目,连箭带目一同拔去,拔而再战,直至昏死在死人堆中。
其实,在老卒心中,大柱国也好,北凉王也罢,那都是外人才称呼的,心底还是愿意喊一声徐将军!
被徐骁搀扶着重新坐在木墩上的瞎子老许,满脸泪水,却是笑着说道:“这辈子,活够了。徐将军,小卒斗胆问一句,那徐小子莫不是?”
徐骁轻声道:“是我儿徐凤年。”
老卒脸贴着被大柱国亲手拿回的拐杖,重复呢喃道:“活够了,活够了……”
鱼鼓营最后一人,老卒许涌关缓缓闭目。
徐将军,王妃,有一个好儿子啊。
我老许得下去找老兄弟们喝酒去了,与他们说一声,三十万北凉铁骑的马蹄声只会越来越让敌人胆寒,小不去,弱不了。
徐字王旗下,鱼龙鼓响。
老卒许涌关,死于安详。
第054章白衣送行
世子殿下骑白马佩双刀出城,身后便是一位魁梧武将领军的百余轻骑,只是当头一驾马车却平淡无奇,马夫是个清秀女子,连世子殿下都策马而行,想必应该没谁有资格坐于车厢。
出城十几里路后,一百凤字营骑弩兵便刻意拉开距离,远远吊着,那名武典将军独自策马来到徐凤年身边,即便面对的是一位最近十年锋芒最盛的北凉四牙之一,忠心毋庸置疑,吕钱塘舒羞杨青风三名大柱国膝下走狗仍然小心戒备,随时准备出手,可见三人委实是惧怕徐大柱国怕到了骨子里,生怕一点风吹草动伤着了世子殿下,他们就得趁早以死谢罪。
徐凤年正在向九斗米老道士魏叔阳请教那《两仪参同契》精髓何在,看到吕钱塘三人的紧张作态,也不出声,等到持戟将军在马上弯腰请示后,这才笑道:“宁将军,让你麾下兵马跟在后头,只是本世子不愿吃灰尘,没别的意思,别紧张,拉开一个半里路距离,真有险情,只是一个冲刺的事情,宁将军还信不过凤字营?这可是本世子的亲卫营,每人都是从北凉各军中百里挑一出来的悍勇精锐,加上有宁将军坐镇指挥,万无一失。”
这持大戟的武典将军有个诗意名字,宁峨眉,却生得五大三粗,一身横肉,凤字营清一色佩刀持弩的轻骑,唯独他铁骑重甲,手持一枝惹人注意的卜字铁戟,更背有一个大囊,插满了短戟十数枝,一看便知是个万人敌类型的冲阵武将。
徐凤年出城以前拿到手一份关于宁峨眉的战功梗概,不得不去敬重惊叹几分,宁峨眉是个战场上的遗孤,被扛蠹的大将王翦捡到,抚养成人,王巨灵阵亡后,便继承了义父的衣钵,只要给他一戟在手,仅是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壮举便做了数次,每次事后都要被大柱国以大功抵小罪,要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