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页)
格里有一种率真,有一种性情。这样的一个人,有先天性的遗传,也有后天的培养,可能还有点电视环境的塑造吧。
杨澜的爸爸是个性格很倔的人,杨澜说:“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所以,我的遗传基因里应该有倔强的成分。”其实倔强是一种固执,更是一种执著。大凡有大成功者都有这样的一种倔劲。杨澜的成功也许与这种遗传很有关系。
另外杨澜觉得,自己一直都很顺利,或者说是运气很好的一个人。虽然也经历过一些起伏,但从走进“正大”,走进美国,最后又走进凤凰卫视来看,杨澜应该是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杨澜自己都说“跟别人相比,我得到的东西确实是太多太多了”。所以杨澜很满足,这样的一种满足里带着工作中的固执和倔强,杨澜想不变可能都不行。
最早的时候,电视接纳杨澜是让杨澜做一个主持人,《正大综艺》带给杨澜不只是运气,还有锻炼,那时候杨澜的定位是纯情,杨澜就在这样的一个定位里开始成长。但也正是这里的环境打开了杨澜的视野,让杨澜抓住了又一个机遇,留学美国。
也正是美国之行让杨澜逐渐认识到,其实运气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重要的是要努力争取。没有付出是不会有收获的,于是杨澜再次改变。
我们常说,“大命在天,小命在人”。如果说大命就是运气和机遇的话,那么小命就是后天的付出和努力。杨澜在转变的过程里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了这点。就像一个苹果,所有的人都说是你的,这就是运气,但你不伸手,苹果不会到你嘴里的,这就是付出。可惜,知道这种道理的人不是很多。
杨澜身上还有一种傲气。其实傲气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多多少少存在,只是我们都无法把握傲气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以什么样的方式显现出来。
中国古人有句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这里的可杀不可辱说的其实就是傲气。不同的是,这里的傲气与骄傲是两个概念,傲气在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成为一种大家都知道的专用名词“傲骨”。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克林顿免进《杨澜工作室》(2)
傲气要想成为傲骨,就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知识渲染的气质、视野打开的天地、位置站在的高度等等,只有这时候傲气才可能成为傲骨。
杨澜觉得,傲气应该要有那么一点,当然不能太多。如果一个人心里有时存有一点傲气,也许非常可贵。这样的傲气可以让一个人知道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并不是你多做了什么,而恰恰在于你不屑于去做什么。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杨澜在傲气上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不能做什么。所以,杨澜的节目总是让你觉得有点跟别人不一样。那种讨好电视观众、卖弄自己的小聪明之类的事情是杨澜所鄙弃的。杨澜说:“如果一个人心里有一点傲气,就可能不屑去卖弄,这样就会有自己的风格。”
这就是杨澜的变。一种变中的不变,一种不变中的变。
第三节 回归于亲情的呼唤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总是有那样一些成功的名流人士选择了功成身退,有的归隐山林,有的云游四海。隐居是一种性情,是一种豪放,今天的人看到的时候,还是能感觉到一种大气的磊落和阳光的心境。
�
《百年叱咤风云录》
�
纪录片一直是杨澜心中的梦想。在凤凰卫视的日子里,杨澜在制作《杨澜工作室》的同时,开始接手另一部大型纪录片的制作工作,这部片子就是产生轰动效应的电视记录长篇巨著《百年叱咤风云录》
这是一部大型历史文献巨片,这部“大片”由BBS英国广播公司和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联合制作。
这部人类与20世纪作别的大型历史文献片《百年叱咤风云录》分为143集,生动再现了100年来人类社会惊心动魄的历史,并出现了众多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镜头。
1998年4月,《百年叱咤风云录》在凤凰卫视播出后引起轰动。当观众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沉思,在俄国十月革命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画面里静穆,在“五四”运动和中国的觉醒里欢呼的时候,那些过往的历史,重新出现在眼前。
那些曾经让人们为之激情、为之欣喜、为之愤怒、为之疯狂的一个又一个历史画面,把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或者是上个世纪的体育热和电影文化的影响等历史事件和历史资料重新再现,对上个世纪的百年风云变幻有了概括性的总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