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每个月供款是1000多加元。这幢房子虽然离市区较远,但是上下两层五间房子还带一个车库,除了他夫妇儿子三人之外,还足以安置得下他的父母。他还把其中一间房子出租,收到的租金足以支付一半的银行供款。
不过,他真的这么做之后才发现问题不是这么简单。首先,因为住得远,加上家里人口多,所以一定要买车,买车分期付款费用加上保险、油费,也要上千元。其次,要租房子出去,就多了很多法律手续支出,不是每个房客都很好打交道,因此还带来了风险。同时,自己的物业也要定期给政府交地税,又是一笔数额很大的支出,特别是首期出去五六万加元之后,等于把半生积蓄在手头的现金全部压了出去。而现在,一贯活跃好动的阿福发现,生活已经被牢牢地固定在这幢房子方圆几公里之内,每想到旅行,都会很担心花费,总是觉得自己的房子不住就吃亏了。这样的心态使得未满30又不甘心做上班一族的阿福夫妇都进退维谷,再也没有往昔迎接挑战的豪情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节 买到合适房可不容易(6)
其实,阿福已经算是运气好的了。另外一个从武汉来到加国七八年的工程师夫妇,已经因为房子而焦头烂额。本来丈夫在北电网络工作,每个月扣税后有净收入4000余元,算是小康水平,但是他们前几年一时贪图方便,购买了比较好的房子,而且按揭做得很低,首期只付了5%,于是每个月要给银行2000多元,加上养的车每月供款也比较贵,这样一来,遇到经济不景气失业之后,那点积蓄根本支付不了多久的银行付款——要知道加拿大的银行可真是铁面无私,一旦每月付款拖延,真敢叫法院来封屋,把人赶到大街上去。但是偏偏他们急切间又找不到工作,于是只好到处找朋友告贷,狼狈非常。
其实理财专家已经总结出规律,大凡购买房子等变现能力差的不动产,千万要量力而为,首先按揭比例不能够低于10%,一般为15%-20%为合适;其次,每月供款最好在月收入的20%左右,上限不能超过30%,这一个规律在哪个国家基本都通用,但是如果经济条件不许可,就没必要一定买房子了。毕竟,全世界的发达国家,拥有自己物业的家庭也不是很多,也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买房子的。
买房要买好区域的
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造成各国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普遍下跌。北京、和上海这样四五年只涨不跌的房市,也首次出现价格拐点。很多项目的每月成交量,萎缩到原来高峰时期的一成,真是让房地产商吓出一身冷汗。但是2009年也好,2010年也罢,房地产市场越是低迷,别人越是观望,理论上,越是出手的好时机。
谁也说不准何时跌至谷底,理性的人,自然不能用赌博或投机的心态短线投资。但是投资房地产要有长远眼光,在城市化至少还有10年时间的中国,“房地产的长期投资肯定不会输”,投资时间越长,风险越低,“当大家恐慌时,就可以出手”。
如果只想持有新房两三年,最好不要买。因为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房子升值的可能性很小,却需要花去一大笔费用在买卖交易手续费上。
在这种大趋势下,想买房的人更需要小心,更注重思量和评判,哪样的房子才可以买。简单来说,好小区的房子“含金量高”,自住或出租两相宜,卖不掉可以租掉,而且好小区房子就只有这么多,不会再增加。住在好小区内的人,经济上大多没有什么困难,基本上看不到烂尾楼。
从投资增值角度来看,好小区房价高,增值率也高,房价每年都涨,租金也是逐年增长。
一些买家认为未来一年房价仍会大跌,希望再“等一等”,但谁也无法预料房市还要多久才跌至谷底, 2001年“9?11”美国遭遇恐怖袭击时,许多人恐慌性抛售房子,有些本来已完成购房手续的买家,宁可毁约中断购房,也有的人打算观望两年。没想到“9?11”事件后,房价不跌反涨,并以每年20%-30%的幅度猛涨,让当时抛售房子的人后悔莫及。
作为零散的私人房地产投资者,购买物业之际,千万不要有贪便宜的心理,所谓“便宜没好房,好房不便宜”。购好小区房子的特点是,当房地产涨的时候,它就猛涨;当房价普遍下滑时,它的抗压性却非常强,大*持不跌或轻微下滑。有个朋友的父母,在纽约皇后区法拉盛购入一幢联排别墅,价格不到1万美元;50年后,增值到50万元,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大的财富。
买房也须符合个人生活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