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100个人里面,只有1个人受过大学教育,说明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在6个富豪之中的比例也不过是小于或者等于1。不知道是富豪不喜欢上学呢,还是上学的人不喜欢赚钱?
杜宁是纽约世界观察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弗兰克是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学、伦理学和公共政策学教授,他们各自的著作《多少算够》和《奢侈病》是严肃的学术文集,讨论人类消费行为对幸福、快乐的影响。
杜宁和弗兰克认为,快乐和富裕紧密相连,但金钱不是幸福快乐的唯一因素,金钱会促进幸福,不过只能达到一定的程度。随后,这个过程不是停滞不前,而是逆转了。当金钱不足以负担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我们会感到很痛苦。一旦跨进富裕的门槛,金钱所能带来的幸福增量就变得越来越小,快乐与否和收入就没有关系了,进一步的财富积累对提高快乐程度不再有意义。
金钱带给人的*,包含了对金钱背后努力、付出、运气等诸多元素的欣赏。人,一旦摆脱了为了吃饭的阶段,就需要一些能够自主决定怎么用的钱。这些钱的使用,也是人生价值的度量方法之一。本书就有专门的章节,讲述一些超越衣食之外的金钱消费的有趣例子。
社会大转型的机会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很多知名企业家的故事在社会上流传甚广。马云踩过三轮车、做过夜校老师啦,王石在码头扛一百多斤的饲料包啊等等。这一批商人在七八十年代初起步的时候,往往都是由非常小的生意着手,而有今天地位,主要取决于能想与能干。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已经有一批人赚到了当时属于天文数字百万级别的财富,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走访过一些年赚百万元的公司,当时的社会之中,他们的掌舵人确实非常了不起。但是到了今天,幸存下来的某些企业,仍然不过是年赚百万。他们年赚百万之时,已经固步自封,不再突破尝试。而外面的世界已经斗转星移,大不一样了,结果他们渐渐被别人超过,更多的则被时代无情淘汰矣。
90年代,我亦认识许多被看作非池中物的政界和学界朋友。他们下海之初,想法一流,臧否商界,往往令我醍醐灌顶,大有收获。但此际回顾,却发现他们未有太大成就,泯然众人者为多。我也认识一些突然暴发者,90年代控制资金以千万元计,很有实力。但他们做生意往往凭一时高兴,计划缺乏,过程失控,其中一些名字已经成为 “大败局 ”等教学案例的典型,至今想起,仍让人欷殻АJ椤“�⊥��xt小说上传分享
一起探索用钱的门道和乐趣(3)
香港著名财经评论员曹仁超归纳:1950…1960年代香港人靠勤奋发达(办厂),1970…1980年代香港人靠理财发达(投资房地产或股票),1997年后香港最重要系创意(innovation)。此语虽然说的是香港人的发迹之路,但是对于内地朋友,亦大有可借鉴的思路。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从来都是重农轻商的,做企业、经商都不太能获得社会认同。所以感谢*,30年前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开启了我们这个大国复兴的路程,正因此,30年后的今天,全球陷入经济衰退恐慌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大市场,2009年后,不确定因素越大,发展的机会也越大。
管理自己的欲望
有一个故事说,奥运会之前,有一个外地煤矿大款想在北京买房子。他四处打听,到处看房,下定金十几处,每笔定金都下了十万八万的,可是来来去去就是找不到一所期待中的房子。有一天,他来到了北京的闹市,看到了一处红墙黄瓦的处所,容积率低,绿化好,保安物业都无懈可击,他以为终于找到了他理想中的居所。他兴冲冲地问,售楼处在哪里?回答曰:“我们这里只有售票处,没有售楼处。”原来符合他理想的居所,赫然就是故宫。
过分贪婪肯定不好。但是,过分节俭,一样有很多负面效果。
有位现在讲课一天出场费数万元的学者,青年时期,为了给家人一定生活保障和为到外国升学铺路,采用极限式的储蓄方法。他白天在大学当助教,晚上做兼职,周六去教夜校,周日又替人家补习,最高峰月入可达近万元。同时他又很节俭,每日以两袋快食面或几个面包为食粮,虽然储蓄到一笔钱,但生活和健康都受影响,甚至导致女友提出分手。
他到外国求学,在校园环境终于体会到,人生的很多快乐不是用钱买回来。
现代人最需要什么呢?很多人的目标是:找个老婆,搞一个北京或者上海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