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则是什么。规则乃是某种约定,它决定着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你做了不应该做的事,必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就是规则的惩罚。《圣经》便是西方规则的集中化体现,所以被称之为“约”——人类与上帝的约定。当谁违背了这种约定,上帝必使他受到对应的报应。
在企业内部,规则分为道德规则和职业规则。道德规则决定着员工不能够做违背道德伦理的事,如为了私自利益而打压他人。许多企业已经在内部建立起伦理道德观。德才兼备成了企业选择人才的基本标准之一。职业规则则是员工必须遵循的工作守则,如不能够生产低于质量要求的产品。职业规则的存在在于培养职业型的员工。
无论是道德规则,还是职业规则,前提都是不能够违背企业的生存规则。因此,领导者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企业为什么存在。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并没有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我们身边的企业领导者总是忙于应付琐碎繁杂的表象业务,对这些事关企业生存的问题却极少关注。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在于能够为社会或消费者提供某种服务。提供这种服务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面对几个核心问题:消费者是否满足?是否能够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是否存在着替代的产品和服务?……
◇。◇欢◇迎访◇问◇
第23节:第一章 管理者的终结(10)
企业要生存不仅需要提供消费者需要的服务,还需要做得比竞争对手强。这就是企业的生存规则。那么,作为企业成员的员工,就必须做到:①以服务(产品)质量为指导;②生产比竞争对手更出色的产品。
成功的领导者总是能够根据企业的生存需求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通过这些规则,他们对员工进行明确的职能分工和任务分解。他们总是能够将员工的职责与企业远大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在规则化的企业内部,员工对自身的职责和任务有着清晰的理解,他们能够在不需要任何管理者监控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完成属于自身的工作。当然,比管理者管人更为直接有效的是规则管人。任何人违背了规则将自然得到惩罚,而且这种惩罚是针对所有企业成员的,因此,不能够随意得到解脱。这是规则化管理在以往管理思想上的一大突破。管理者管人存在着一定的情感因素,最终不见得能够真正做到公正公平,而规则化管理则可以做到人们渴求的真正的公平。
用规则替代管理者,这是未来企业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尤其是信息科技革命使得信息的传递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而管理层的存在却成了信息沟通的障碍。未来高效的企业必定是领导与员工交流通畅的企业。
——我想奥卡姆剃刀法则或许应该是未来领导者最为推崇的法则之一:把一切多余的都去掉,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无疑,管理者正是企业组织中需要剔除的那一部分。
在企业实际管理中,规则总是能够释放出比管理者更为有效的力量。那些不断增加管理者数量却没有提高工作效率的企业随处可见。而另一些企业则仅仅对规则作出应有的阐述,然后,让规则去界定员工的行为,却取得了出色的业绩和效率。
只有当管理者与规则相一致时,管理者才能够使员工信服。但如果管理者与规则一致,两者必然有一个是多余的,我相信没有人会选择放弃规则。因此,管理者必定是出局者。
在未来,规则将成为企业运营的指导原则,任何人都不能够违背,因为它代表了全体员工的期望。而在规则指导下的企业将成为高度协同的组织,领导者与员工的差别仅仅反映在分工不同上。
第三节领导者与管理者
“管理有余,领导不足。”
——乔恩·匹尔斯如果硬生生的将管理职能和领导职能分开是不现实的。确切的说,领导职能应该是管理的一部分,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失去了领导职能,管理的意义将不复存在。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对领导者的关注远大于对管理者的关注。发展是当今企业的主题,稳定不再是企业的追求。——领导者的功能在于引领企业发展,管理者是为了内部稳定。因此,领导者应该成为今天管理界的核心话题。
→虹→桥→书→吧→。
第24节:第一章 管理者的终结(11)
许多人在埋怨目前企业界“管理有余,领导不足”,这说明企业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将视线放在未来的卓越领导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