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部分(第1/4 页)
旁人可能不知道,其实他媳妇最清楚,这男人每晚睡到半夜总会忽然惊醒,一个人坐在床边出神,好像有些事情要做而没做完一般。
现在,她懂了。
于是她很快进屋收拾东西,很快便把一个布囊交到他手里,没多说,只说了一句,“早点回来。”
周肆方点头,笑着又哭着离去。
这位当初在镇北边军之中被笑言一天不打仗一天便不舒坦的六品裨将,这一天离家而走。
赵非野至始至终都没有开口,他就算是在周肆方自报姓名的时候便知道他的来历,也没有开口,因为现在的侯爷,才真正像是他想象过无数次那个侯爷。
这样的场景这近几日频繁发生,白难去过一个地方,便会有一人或多人跟着他离去,这些人的身份各异,有田间农夫,也有商贾,更有铁匠,可等他们离家的时候,便都有了一个新的身份。
天军侯旧部。
而那个一头白发的男人没说他们要去做什么,甚至没有说要去哪儿。
可身后的那些人,没有人问。
他们的魂,其实早在很多年前,便已经跟着这个白发男人走了。
第二十三章 灵运元年的陵安(上)
有白发男子在江南聚集起了一批多年前的军伍老卒。与此同时陵安兵部衙门则是被一封封加急战报敲开了门,兵部尚书王同现在抱着这些不计其数的战报离开兵部衙门之前,不少兵部官员都把尚书大人的脸色看得清清楚楚,这位尚书大人在陵安怎么说也待了小十年,养气功夫早就炉火纯青,恐怕现如今的庙堂上,除去宰辅大人和三省那边的大佬,其余人等在养气功夫一项上,一点都比不上他。
可今日尚书大人还是黑了脸,其实仔细想来,尚书大人黑脸也很正常,毕竟大楚太平了这么些年,北匈蛮子不得南下,南唐人北上也被挡在了靖南关外,大楚国境之内更是不受外人一蹄之祸,可这一次的战火却是自己人点燃的。
江南世家揭竿而起,名曰是要来陵安城诛杀宰辅大人,废除新政,保护大楚根基,可谁又知道,这些人真正的想法,貌似很久之前的大汉王朝末期,揭竿而起的大楚义军理由也很正当。
史书上所记载的故事很美好,操刀的史官更是竭力将那位大汉亡国之君刻画得昏庸无道,将当时的大汉百姓写成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后那几支义军更是以仁义之师来定义。这些史书上的白纸黑字让后来的不少读书人在读及这段历史的时候,不知道有多痛心疾首,至于这段历史到底真相几何,知道的人不去谈,不知道的便一直不知道,所以到了现在,除去那些真活过这么多年的老家伙们,其余的人还真是难得琢磨了。
王同现自然不认为这些蠢得可怕的世家大族有机会让这座王朝倾覆,甚至根本不认为这些家伙会有机会走到陵安来,他的这些想法,完全是因为大楚现如今的国势而已。
大楚立国百年,但恐怕到了现如今,国力都尚未半点衰弱之感,现如今的大楚拥有世间一等一的三大边军,镇北边军更是站在世间军伍鳌头,可以说,无论是北匈还是南唐启衅,大楚都怡然不惧,更妄论不过只有些私军的江南世家了。
王同现黑脸的原因不是惧怕这场将要开打的大仗,只是有些觉得耻辱。
大楚内乱,这百年来,这是第一次。
内乱不同于外敌入侵,这就算是在史书上如何修饰,总会在外人看来是一座王朝的耻辱。
王同现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次,但是依着这位兵部尚书的想法,最好是当即立断,派出一位王侯也好,还是当朝的功勋武人也好,反正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平息这场叛乱,若有需要,让靖南或者是征东边军其中之一出兵镇压也不无不可,至于镇北边军,王同现不敢也不能动。
牵扯太多。
一不注意有可能就是神州陆沉的局面。
到时候别说是他这样一个小小的兵部尚书,就连那位皇帝陛下也不能承担起这后果啊。
走出兵部衙门,钻进马车车厢之后,王同现将那些战报随意的扔在车厢中,听着马蹄声踏在青石板上的声音,他一时之间有些恍惚,片刻之后是恼怒,他低声念叨了两句,内容竟然是让他自己都没有听清楚。
赶车的马夫是兵部侍郎郑成,是王同现最为器重的官场后辈,一直照拂有加,这一次进宫,王同现谁都没带,偏偏带着这个后生。
自然是不简单。
马车驶过一条街道街角,王同现总算是按耐不住,他恼怒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