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1/4 页)
得晦暗不明,便越觉得武道一途,比读书可难太多。” 华章侯莞尔,“你才多少时日便已经踏入第二境,需知有些人一辈子都在第二境打转,不曾破境。就拿郭硬来讲,十余年才第三境,就算现在破入了第四境,他这些年不一样在第三境打转?毕竟叶长亭之流,大楚数十年才出了这一个。” 提起叶长亭,华章侯的话便开始多了,“本侯在第四境已经小二十年了,还离这第五境遥遥无期,可他年纪轻轻就已经破开第五境了。” 叶如晦疑惑道:“第六境便是终点?” 华章侯苦涩道:“不知道,这个问题非第六境的大宗师不能回答。” 叶如晦开口:“为何?” 华章侯微微思索,开口道:“当年青莲剑仙李青莲曾留下诗曰:一朝不入第六境,无敌于世亦枉然。讲的便是世间强者,只有这第六境的武道强者可以窥探这武道终点。” 叶如晦点头,不让这句话影响到自己。 华章侯掀开帘子,看了看外面,微笑说道:“武道一途,其实也未必非得强求,随缘,男儿一生,何必非要在这武道上耗着。对了,我在衾山郡等你。” 叶如晦点头,转身下车。 (本章完)
第122章 山椒和姑娘
(没事多给我投两张票,多给我评论两句,长亭就很开心了,开心了就会多写点。) 离了车队,站在官道旁看着车队缓缓走远,叶如晦才去仔细打量这座叫衾山的高山,想起以前看北汉诗圣杜言曾经有诗写到衾山,其中一句“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更被后世无数诗家认为是五百年来写山第一句。 不过可惜的是,这位写出过无数佳句的北汉诗圣,在北汉被北匈铁骑闯入北汉皇宫时,还在江南的杜言,留绝命诗一,自绝于此。 想及此处,叶如晦低头吟道:“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捐躯酬赤子,披见高皇。风雨迷神路,山河尽国殇。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 这诗流传世间,更是不知道被多少人认为是不可复制的叹惋之作。就连被认为此生已经站在了诗道高峰的李青莲,读完这诗,也不得自肺腑,称赞一声:“善。” 叶如晦拣了条青石小径上山,不过并没有掩藏,反而是沿着那条山间小道慢悠悠的走,一路上沿着青石小径而上,叶如晦很明显感到在山道旁有好几处暗哨,不过不知为何,都没有现身。 叶如晦不去想这山贼安排的暗哨不去阻止他登山,自己气机内敛,按理说,就是个普通人而已。 没人来,叶如晦也乐见其成,自己一个人悠然登山,脑子里想的是尽是汤槐安和郭硬的刀意,在脑海里,叶如晦已经尝试多次,要把这两种刀意揉在一起,不过总是无功而返。 他隐隐明白自己是走了条羊肠小道,只是不知道这条小道会不会是条死路。现在他拥有的资源也只有汤槐安倾心所传的刀道,就连郭硬的刀意,也只算是窃来而已。 思索间,叶如晦不知不觉来到了半山腰,在半山腰有一处破旧的凉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大的水潭,谭子不大,水却十分清冽,水潭一旁,孤零零的站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瞟了眼在半山腰水潭旁的那个孩子,叶如晦开口问道:“小兄弟,这里离你们寨子还有多远?” 能够站在这里,自然不是普通孩子,只是想着这个半大孩子才这么小就要做这个把脑袋别在腰上的营生,叶如晦一时之间有些感叹。 那孩子面无表情的看了叶如晦一眼,没有说话。 叶如晦见这孩子衣衫褴褛,便轻轻把最外边的衣衫解下,递给这个孩子。那孩子一如既往的保持沉默,没有伸手去接也没有拒绝。 心里早做了有如此结局打算的叶如晦也没有说话,只是洒然一笑,把手里的衣衫放在水潭旁的一块青石上,转身继续登山。不过才踏出半步,就被那孩子喊住。 叶如晦转过身,看了眼这个孩子,孩子面无表情的说道:“下山。” 叶如晦愣了一会,轻轻摇头,说道:“不碍事的。” 那孩子仍是生硬的说道:“山上有山贼,会要了你的命。” 把叶如晦当成上山游玩的孩子好心提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叶如晦的赠衣举动。 叶如晦还是摇头,轻轻开口说道:“不碍事的。” 那孩子不再说话,转过身蹲下,去看那方小谭。 叶如晦继续登山,沿着青石小径,并不觉得累,只是感觉山风有些凉爽。 那孩子等叶如晦的身影从视线中消失,才缓缓起身,看了一眼青石上那件并不贵重的衣衫,又低头看了眼自己的双手,蹲下在小谭里用力洗净手上的污渍,才缓缓靠近那件衣衫,摸了一下,孩子眼中露出并不常见的欣喜。不过也是一闪而逝,把衣衫放在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