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页)
这几日相伴着去县里看屋子,本是想着赁两间住的屋子和一间小门脸,没想到碰到一户人家想把一小间门脸直接卖掉,而门脸后边带着两小间还不错的屋子。卖家急着用钱,说只要二十三两银子,按市价其实值二十七八两的。他们夫妻俩寻思着这门脸这屋子确实不贵,就咬咬牙打算买下来得了。
他们自己之前攒了十九两银子,加上韦小妹夫妇俩和韦保田兄弟俩接手给的五两银子,他们手里就有二十四两了。他们俩盘算着,买屋子付二十三两,还剩一两银子买床买各样物件,把家布置得像样一些。
另外,他们向仲勤借了五两银子,五两足够进货开铺子了,要知道当初就是靠分家得的三两银子进货开了铺子的。季秋的迎亲队好办,因为他有大花轿和一些锣鼓,只需雇轿夫便可。
只花十日的功夫,季秋和杨梅儿便收拾着家当往县里去。仲勤和韦保田兄弟俩要帮着季秋把家当和粮食拉到县里去,也想顺便瞧瞧季秋在县里安的家是啥样。姜氏和韦老二想知道儿子把家到底安在哪儿的,否则以后找小儿子都不知道去哪儿,所以他们老两口也跟着来了。
到了县里,韦保田兄弟俩见季秋在地段不错的街上有一间小小的门脸,门脸后还带着两小间由青石铺地面的亮堂屋子,他们是打心眼里羡慕又嫉妒啊。虽然只不过三间小旧房,比不得农村有些人家四五间房还带院子的,可这是在县里,还处街边,人来人往的好做买卖,怎么瞧着都舒坦。
韦老二和姜氏以及仲勤则是一脸的欣慰,他们相信凭着季秋的机灵劲肯定能在县里混出头。
临走时,仲勤拍着弟弟的肩膀说:“你比二哥强,好好干,以后二哥来县里就不必赶夜路回家了,咱在县里也是有亲戚的嘛。”
季秋和杨梅儿听着好一阵乐,姜氏却狠瞪了杨梅儿一眼,道:“梅儿啊,你要记住,勤劳致富,你和季秋要踏踏实实做买卖,不要走歪道!”
杨梅儿不乐意了,“娘,你放心吧,我和季秋这两日就把买卖张罗起来,哪来空闲走歪道。”
姜氏指了指她的肚子,“你这里咋还没鼓起来,进我家门都三个多月了吧,你得加把劲,到时候你生了儿子我来帮你带。这里有大私塾、有好先生教,你要多生几个儿子,若是高中了那可就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我定买一堆炮竹来放。”
杨梅儿脸色有些难看,她也希望自己生出能光宗耀祖的儿子,可这并非她想要就能要得来的,只好硬着头皮道:“娘,我记下了,等这几日忙过了我就去找大夫开些催子药来喝。”
姜氏这才点了点头,算是放过她了。
*
四月下旬,天气晴朗,不冷不热,适合户外劳作,韦家村的人们像往常一样忙碌着。
金恬拿着针线活到铺子里来坐着,见韦小妹和吴天河忙活时,她也会过来帮帮忙。金香的婆婆伍氏还挺能干,把杂货铺打理得很不错,金香平时很少操心,只要婆婆没有回家做饭,她就拿着绣活儿坐在金恬旁边,姐妹俩时不时搭些话。
金恬歇息时还会在地上写字教小溪认读,当然,她说这些是仲勤教她的,别人也没费心思去在意这些小事。
日子过得安稳又平静,如今金恬已经怀五个月了,胎早已坐稳,她心里踏踏实实的。瞧着自己的肚子一日比一日大,她时常想象着自己的孩子会长啥样,脾性像谁,想着想着脸上就浮起幸福的笑意。
这日晚上,仲勤给金恬端来牛肉羹,金恬慌了,“仲勤,这些日子不是不让你给我加餐了么,吃胖了或是娃儿长太大了到时候不好生!”
“我知道,可你已经有十几日没加餐了,吃些牛肉羹不会长多胖的,我听一位接生婆说,吃牛肉会长力气,有了力气就好生娃了。”仲勤以前从来不爱和妇人说话的,更不要说和接生婆说话了。
可最近他见到接生婆都会笑眯眯的,有时候会讨问几句该给孕妇吃什么好生娃儿,有时候在旁听接生婆说些接生娃儿的各种情形。每每听到一些凶险情况,他手心和额头皆会冒汗,想到金恬要为他冒险生娃他就心疼不已。
这不,这日听到一位接生婆说孕妇生娃儿前要多吃牛肉,到时候就有力气生娃儿,他便忙着给金恬做牛肉羹。金恬真是拿他没办法,笑着说:“快生的孕妇需要长力气,我还要四个多月才生呢,你也太心急了。”
金恬吃了半碗,说自己真的吃不下了,就硬塞着仲勤吃。仲勤怕撑着金恬,只好吃了,吃后他抹抹嘴说:“这么好吃的东西你还说吃不下,肯定是故意让我吃的。我是真担心你到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