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所以,小张戏称自己〃连得病的权力都没有〃,更不敢说要谋划什么跳槽或者学习充电之类的事了。
BOOK。←虹←桥书←吧←
第3节:理财,是有钱人的事儿?(3)
大家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其实二者的差别并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是否具备理财意识,或者理财的愿望强弱的问题。相信,在80后人群中,比小张收入低得多的大有人在,可是一样能理财。
小洁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虽然早在高中时期就有了储蓄意识,但手段比较单一,只是把钱存银行做定期存款(从小到大的压岁钱,读高中时父母交给的生活费等),主要是存3年和5年的定期储蓄,因为当时的她短期内不会动用这笔钱。
到了大学后,她合理计划自己的支出,所有费用都在控制之中,父母每月给她的生活费基本上都有结余。但那时候,她还是只把钱存银行。
工作后,她的收入不高,但每年年初仍要制定一个储蓄计划,并尽力完成。之后,跟同事们聊天时,她了解了国债、基金等投资渠道。于是,就开始了自己的理财之路。由于她属于比较保守的人,抗风险能力也弱。所以,她用50%的资金买了3年期国债。
两年后,在人民币理财产品热销的时候,她购买了2万元,尝试一下。实际上,小洁对这类产品一点概念也没有,还好本金安全收回,收益超过了3%,比存银行定期好多了。
不过,小洁真正花工夫的是基金。近年证券市场行情比较好,各种基金收益率很高,所以,她又把手中30%的资金投了基金。
购买基金前,她经过慎重选择,做足了功课:先从基金公司的网站上了解信息,查看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排名,了解基金经理的情况。晚上,经济类的电视节目会推荐一些基金,她也会关注,了解基金发行情况。本来她打算购买几只老基金,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新基金,因为老基金净值太高,会增加投资成本,后来,这几支基金的回报率都超过了6%,算是一笔不小的收获了。
所以,理财的关键不在于你能赚多少,而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照看好你的钱,不让它们不知不觉地从指缝中漏出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无财可理,只要你有经济收入就应该尝试理财,必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虹←桥书←吧←BOOK。←
第4节:理财,是有钱人的事儿?(4)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理财是一个聚少成多、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没有钱〃或〃钱太少〃不但不会是我们理财的障碍,反而会是我们理财的一个动机,激励我们向更富足、更有钱的路上迈进。
理财在很大程度上,和整理房间有异曲同工之处,一间大屋子,自然需要收拾整理,而如果屋子的空间狭小,则更需要收拾整齐了,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物件。我们的人均空间越是少,房间就越需要整理和安排,否则会零乱不堪。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观念运用到个人理财的层面,当我们可支配的钱财越少时,就越需要我们把有限的钱财运用好!
而要运用和打理好有限的金钱就需要一种合理的理财方式!归根结底,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不能因为有钱,甚至钱多就不用理财;而钱财有限,则应该更需要理财。
※虹※桥※书※吧※BOOK。
第5节:会理财,不如会赚钱?(1)
会理财,不如会赚钱?
在年轻的朋友当中,也不乏这样一群人,他们学历高,所学的又是热门专业,所以工作好,工资高,甚至每个月万儿八千也不是问题。所以这其中就有一部分人觉得没必要理财,节流不如开源。当然自己也会注意节约,不会每月花光光,一样过得很好,每年年底还能剩一点钱够零花。有这种想法的也是大有人在。
乍一听,好像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挺好,不用费心去理财,钱肯定也够花,但这种很随性地对待自己钱财的态度看似悠闲自在,实际上还是因为没有遇到不可预期的风险。一旦遇到了,我们就会发现,目前的这种〃自由〃是有代价的,它会让你在缺乏有效防御的前提下,将自己暴露在风险之中,遭受挫折或损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许多白领由于工作压力较大,很少顾及理财。常常是把钱往银行一存,就以为是最安全的了。而实际上,正如我们在前面文字中所提到的那样,这种把钱放在银行里任其生灭的方式,在理财产品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