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愤激之余,高睿等一帮文臣武将更是将官帽扔在地上,大声呼叫,又是吹口哨又是跺脚,以示抗议,令胡太后和高纬尴尬万分,感到权威扫地。高纬更是心中愤愤,对这帮老臣充满了仇恨。
为对抗这帮老臣,高纬则有意提升和士开为尚书令,封淮阳王,成为与皇族并驾齐驱的王爷级的人物了。这下好了,不但没有搬倒和士开,反而使他权势日隆,地位显赫。气得高睿等人七窍生烟,恨不得刺伤自己。和士开也是昏了头了,不知内敛,气势更加嚣张。趁机重用亲信,排除异己,一班趋炎附势的大臣,也纷纷转向,献媚于他,甚至拜他为干爹。《北齐书?和士开传》:“富商大贾朝夕填门,朝士不知廉耻多相附会”。和士开偶患伤寒,医生开出的药方有一味黄龙汤,黄龙汤就是多年的粪汁。奇臭无比,难以下咽,和士开面有难色,不想遵从医嘱。一个干儿子来看望他,见了黄龙汤就上前说道:“这方子甚为有效,王爷不必疑惑,就让我替你先尝尝吧。”说完一饮而尽,把舌头咂巴得直响。和士开颇为感动,捏着鼻子灌了下去,很快出了一身大汗,伤寒霍然而愈。
高睿等人屡败屡战,谏争不断,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在朝廷形成一股势力。
和士开为高纬出了个主意,假装答应他们,搪塞一下。推说只等安葬了先帝,就外放他赴任。和士开的如意算盘是,先韬晦一下,等到那时,大臣们的汹汹群议也就平息了。胡太后与高纬便依计下诏,宣布将和士开外放为兖州刺史。
既有皇帝外放的敕令,高睿便更有了催逼的理由,整日不依不饶,再三催促和士开离京赴任。为防意外,还让娄定远守住宫门,不让和士开私会胡太后。和士开送了两名美女,以及一挂名贵的珍珠帘子,贿赂娄定远,要求进宫辞阙,拜别太后,然后赴任。政治敏感度不高的娄定远想想也对,又贪图小利,便放和士开入宫。和士开一见到胡太后和高纬,便伏地痛哭,火上浇油地说:“在先帝的所有臣子中,先帝对我最为信任,现在先帝去世,朝中大臣排挤我,将我逐出朝廷,正是断陛下的左右臂膀,剪除陛下的羽翼,臣见朝臣们的意思,恐怕不久就有废立之变。”三人内心悲凉,相对痛哭了一阵儿,胡太后问和士开:“这样危险的局面,有何应对的妙策?”和士开说:“臣既已入宫,面见太后,忧虑也就不存在了。只求一道太后的懿旨,便大事可定。”胡太后心领神会,立马颁行诏书,一,将娄定远出调青州(今山东一带)刺史;二,谴责高睿目无君王,无人臣之礼。高睿接诏后气得半死,进宫强辩。走到殿前,有宦官悄悄劝阻他说:“殿下不宜入宫,恐有祸事及身!”高睿凛然道:“我上不负天,下不愧地,忠心可表日月,纵死无恨!”他见了胡太后,滔滔陈词。胡太后也不回答,返身入内,剩下高睿一人,只得悻悻退出宫去。刚走到永巷,便被一拥而上的卫兵抓住,押到华林园活活勒死,年仅36岁。高睿之死,有杀一儆百的效果,很快,说三道四的声音便被压了下去。娄定远见势不妙,不仅退还了和士开赠送的礼物,还倒贴了不少自己的家私,才换取了一个舍财免灾的平安符。
水满则溢,月盈必亏,辩证之理也。和士开自以为有胡太后这张王牌在前面挡着,便可以横行天下,为所欲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张谋杀他的大网,像夜幕一样,从天而降了。
。§虹§桥书§吧§
第63节:面首之死
面首之死
琅琊王高俨是胡皇后的二儿子,是个有胆有识、敢做敢为的少年。胡皇后与和士开通奸的丑闻,激起了高俨的羞耻与愤怒。他虽然只有14岁,却颇有智慧。他了解到姨夫冯子琮与和士开不和,就与冯子琮打得火热,与其谋划于暗室,制定了周密的铲除和士开的计划。他巧妙地将许多奏章掺杂在一起,抱了一摞上奏高纬批准,其中就有弹劾和士开的奏折。高纬一看这么多奏折,头都大了。简单翻了一下便不耐烦地说:“该实行的你自去实行,写这么多奏折干吗?”本想蒙混过高纬的眼睛,却没想到干脆得到了皇帝的批准,高俨高兴得跳了起来。
公元571年农历7月25日早晨,和士开还像往常一样进宫早朝,库狄伏连、王子宜拦住了他,送上了一道皇帝诏令,请和士开到御史台议事。和士开未生疑心,快马加鞭地赶了过去,不料却掉入了高俨的陷阱。权焰熏天的和士开聪明了一辈子,就因为一时大意,而稀里糊涂地结束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高俨为防走漏消息,再生变故,快刀斩乱麻,立即就地将和士开正法,并带人抄了他的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