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了浣春殿的一场苦肉计。用两位侧妃的谪罪,换来一位嫡妃的废黜,实在是划算得很。当然事情或许碰巧跟元瑾无关,吕芳素却已经备好了替补,即使当时施艳春不进门,同样会有别人,将这出戏唱下去。
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元瑾何其不幸,还未等吞噬掉猎物,一个不慎,就被太后这只老鹰给啄瞎了眼睛。
八月初十这日,成海棠和高灵芝就从宁庆殿释放了,太后赐予诸多绫罗和珠宝,算是对二人的安慰和补偿。同时,也褒奖了司衣房和司宝房,尤其是司宝房,在两位侧妃蒙受冤屈的时候,仍能不忘恩情,扶持照顾,情分可嘉。
而按照惯例,元瑾最终会被幽禁在雏鸾殿,所以在宁庆殿待了几日,还是会回到东宫去。那日,自宁庆殿而归的时候,走的依然是广巷,临路过琼芜馆,馆门半敞,里面的玉簪花都开了。
这些自江南栽植过来的花品,冰姿雪魄,芳香袭人,就丛丛簇簇地生长在袅袅如云的绿叶里。隔远而望,纯白花瓣,簌簌颤动,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动人和雅致。
“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臣妾想再见一次殿下。”
或许是自知罪责难逃,当吕芳素似询问遗愿般问元瑾时,骄矜傲慢的太子妃忽然放下了所有自尊,用一种近乎卑贱的态度跪在地上,像这样乞求。于是,太后特命人打开深锁已久的琼芜馆,让元瑾跟杨勇在里面再见一面。
元瑾又穿上那件杏色的高腰长裙,臂弯里挽着一条阮烟罗,烟笼黑发,不挽不束,就这么柔柔地披了一肩膀,如瀑、如练、如烟、如尘亦如她即将面临的莫测命运。
红廊下,玉簪花开得正好。
杨勇踏进琼芜馆的一刻,瞥见馆内花海,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八年前。八年前的那个暮春,她独自站在院里的花树下,发髻间、绸带上都洒着轻柔的花瓣,也是穿着这样一身杏色长裙,美得不可思议。
杨勇情不自禁地走上前——
“殿下,还记得曾经与臣妾说的么?”
隔着花海,元瑾悠然转身,淡雅宫妆,仿佛将素日里的骄横跋扈都敛尽了,铅华洗褪,只剩下干净美好。扶着花枝的手,轻轻从袖带里取出一枚朴素的白玉簪。
杨勇一怔。
玉簪花,白玉簪
他曾亲手为她折花而戴,亦是在这花海,许下白首之约。那些当时的山盟海誓,浸透岁月尘埃,在这偌大深宫,被涤荡得面目全非,就像是陈年碧玺里蕴含着或浓或浅的哀愁。
“终究,你还是负了我”
元瑾低下头,似悲似恸地笑了,笑得很苦。
她用全部的心思去博取他的爱怜,亦满怀幽怨地思念他,为他的负心而痛苦。然而这种情感终会发展成为恨,蚀骨焚心。于是她终于开始恨他,陷得太深,割舍不掉、放弃不得,终日在泥淖中挣扎沉沦。时到今日,总算要有个了断。
第七章 锁珠帘(2)
“我待你如斯,你却能如此狠心?”
前一刻还在微笑的表情,在下一刻,陡然变得狰狞。元瑾赤红着双眼,手中的花枝还没来得及松开,便倾身扑了过来,尖长的指甲触及杨勇的脸,顿时鲜血淋淋。
“啊”
疼痛在一刹那自脸上绽开,脸上被指甲划破的血痕,渗出圆润的血珠子。杨勇被吓坏了,狼狈地用手遮住脸,拨开花丛,踉踉跄跄地沿着小径逃跑。
“我为了你,放下尊严,丢弃矜持,甚至连命都可以不要,你可知道?”元瑾的眼睛里闪烁着寒芒,眼底的笑却陡然变得悲戚而哀恸,“母后将我视如己出,为了你,我竟然”
“来人,快来人哪!”
杨勇的脸已经变成了青色,吓得失声尖叫。就在这时,琼芜馆外的宫人听闻动静,赶紧冲将进来,瞧见这光景,赶紧跑上去将元瑾压制住。
“我视你若性命,你又是如何待我的?不值得,终究是不值得!”
元瑾被几个宫人五花大绑,已经无力反抗;然而,依然声嘶力竭地呵斥怒骂。有些老奴婢强行按捺住,一见这般,便下了狠手。袍袖纠缠间似乎有什么钝器寒光一闪,被捂住嘴巴的元瑾忽然凄厉地呜咽一声,垂下头,再发不出一点声音。
杨勇捂着脸,见状毫不怜惜,一摆手,厌烦地吩咐将人押下去。
“她毕竟是东宫嫡妃,如何不要保全体面”
琼芜馆外,韶光跟哀萃芳已经站了很久。从太子杨勇踏进那片玉簪花花海,两个人的视线便从未离开。韶光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