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的势在京中跋扈,有时却也是我们兄妹见不惯谁了,都支使他去。我们心里都清楚,所以他才来寻我主意。”
习惯当枪的人,也未必是天生蠢钝看不明白事理,而是互相的一种默契。平宁侯替魏家兄弟出头,魏家自也护着他一生安平。
“萧氏的族人可是通知到了?”魏氏吐了口气后问道。
萧安回道:“母亲只管放心,想来此时已经快到了京城,只怕进了京就能知道林氏冒功之事了。”
魏氏听了轻轻点头,便不再问与南阳侯府相关之事。
萧家乃是大族,虽南阳侯一支继承了爵位,然而在三关也并非没有其他萧家族人。
在三关从军的萧家人,也只少数携带家眷,其他均在家侍奉父母。即便是萧家人都指望着南阳侯携带,然而官位到了一定程度,却还是要在京中兵、吏两部走动。
说到底,她们与魏氏的关系要比跟林氏的密切。虽三年前因魏家通敌造反之事,萧家族人大多怕魏家拖累,与魏氏日渐疏远,然而魏氏一日是南阳侯夫人,那些人一日也不敢随意看轻她。
到如今魏氏与南阳侯和离,南阳侯扶正林氏,族人也未必全都满意,等着不满意的族老们到了京城,再得知林氏冒功被削了诰命,南阳侯再不得领兵,南阳侯府会闹出什么样的热闹来,谁知道?
恐是当年南阳侯对岳父一家遇难袖手旁观之时,就没想到过,魏家与萧家,在两家结亲之时就已经被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魏家出了事,萧家必然也会不存。
毕竟相对于萧家,到底是魏家与皇帝更为亲近,魏家出了事,与魏家联姻的萧家怎可能不被皇帝怀疑。
萧安想到那一对狗男女可能得到的现场,嘴角的笑意更痛快起来。
林氏啊,林氏,你可千万莫要让我小看了。
这些年你如何辱我母亲,我便要让你一朝美梦成空终蹉跎。
第019章 族人上京欲休妻
后七日,果如萧安所料,萧家族老到京中就听闻了林氏因冒功之事被削了诰命,脚不停歇的就到了南阳侯府。
南阳侯府中及其热闹,盖是南阳侯乃是二品侯爷之位,在面对族中长辈之时也不得不恭敬。
萧家如今较为兴盛的有六枝,辈分最长者为第五房的萧老祖宗,比南阳侯年长三十余岁,当年官居一品过,南阳侯也要称之为三祖父。
“当年我便说与魏氏结亲不妥,你却说心仪魏氏,见魏家与官家亲近便执意要娶!如今如何?”萧老祖宗冷喝道。
南阳侯跪在堂中,面色涨红,只磕头道:“乃曹之误。”
萧老祖宗摇头,“你嘴里说着知错,恐心中还不知错在哪罢?当年你执意与魏家结亲,魏萧两府自那时便已经绑在一条船之上。三年前魏家出事,我急书与你,你为何不曾上书陛下为魏家伸冤?”
“你怕被魏家牵连,可你别忘了,魏家与陛下之间的情分比跟萧府的更深!当年与陛下同一个师傅学武的师兄弟,除了魏家还有谁被重用?亲近如魏家都被斩立决了,作为魏家女婿的你只上书一封就能得陛下安心?做什么美梦!”萧老祖宗恨铁不成钢道。
在旁边跟着跪着的林氏只低着头,藏在宽袖之下的手指指甲刺破了手心,当年那封折子,有她在一边劝的南阳侯,南阳侯才将伸冤的折子换了。
林氏见识了何为大家族之威,连官居二品,手握三关的南阳侯都要在面前的老人脚下跪着听训。
如今已被削了诰命,自信心被强烈打击的她更是不敢出口一言,此时只求当初她劝南阳侯之事莫要被翻出来。
然而萧老祖宗由始至终都没看过林氏一眼,只抖着脸道:“若是你真怕被牵连,要手段狠一些,只在当时休了魏氏,这才是真正洗脱嫌疑的法子!”
虽这事当初林氏也想过,然而南阳侯当时因未与岳家叫冤心中颇为内疚,她又担心着被魏家牵连一时没时间细细筹谋,因此到底没敢怂恿南阳侯在当时闹出休妻的事情来。
何况罪不及出嫁女,又有三皇子妃在,萧静已经是皇子妃,皇家的颜面又焉能乱打,就是南阳侯自己有那心思在那个时间点里也不敢轻易妄动,还是等着在三关再抗敌了三年,自觉林氏又有了军功,心中觉得自有了底气休妻的想法才日益坚定。
“之前的事不说,如今你不过回京述职,眼瞅着魏家之事为人淡忘,竟又闹起了和离!律法有云,罪不及出嫁女!你还嫌当年名声不够差,如今还要补上一成?你这般做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