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2/4 页)
装着臣服的臣子们闹腾的机会。
言说要废太子的御史,当场就被皇帝盛怒之下处置了,当今仁善,令人杖责了那御史二十杖之后,也只是让他们一家人流放岭南,也算是大幸。
群臣莫不敢言,纵使是当今脾气比先皇好太多,在这盛怒之下,谁也不想去碰这个霉头。
流放就流放了,没杀他全家也是真的当今比先皇脾气温和太多,当初有人这般给先皇说,先皇半点不客气的斩了那人的脑袋,还不允那人家族三代出仕,得令当今的太子之位永固多年。
然而御史全家是流放了,在朝廷上的那些胡言乱语也都算不得什么,但臣子们心里一直藏着的心思,却都被挑动了起来。
当今是才登基没多久,太子又立下了。然而当今上位得晚,都四十多了,谁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年。
再看太子,自幼身体都弱不说,之前再替先皇挡过箭,身体就更差了去,就之前秋狩后竟也大病了一场。闹不准还活不过当今去。
要太子没了,这里头的从龙之功,又有多少人能不心动?
然而太子却没放在心上,散了朝就带着人往宫外去了。
皇帝下朝,得知太子出了宫,气得又砸了了一套茶杯,吓得跟着皇帝多年的老太监也有些战战兢兢。
砸了茶杯的皇帝坐了下来,冷静了一番,又觉得太子去寻萧安也算是好事。
本就是那两孩子耍花腔,要萧安继续上朝,这事儿也就过了,虽那御史背后定然有人怂恿,且其动机险恶,但太子打萧安这事儿被扯了出来,也不能假装没发生过。
太子总得拿出个态度来,免得再招人非议。
景王妃听说御史一家被流放,也只不过淡然一笑。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蠢货,当然能做到御史,少不得也是二甲出身,说是蠢还不如说是贪。人一贪心,就是再聪明的人,那也会做下蠢事。
太子身体再不好,当初天子继位就封了太子,就已经表明了态度,除非是太子病亡了,否则太子位就换不得别人,就是太子的嫡亲弟弟都不可能。不然以为当初太子替先皇挡的那一箭是白挡的?
如今这个时候闹争储位,以为能给后面的卖个好,那也太早了些。
御史今日倒了霉,这件事却还不会这么快就完结。
新帝登基因当时边关不好,也还没拿人开刀立威的,这御史背后的人,自然也得倒霉才行。
不过此事太子为避嫌,并不打算多过问,只管出了京城,到了京郊景王府的别院里来寻萧安。
结果萧安每日都跟着景老先生在外面野着,太子到的时候,别院里根本就没半个主子,只一群下人见来了位贵公子,不知其身份,还把人拦在了门外。
不说王府的别院,就是一般大臣的别院,在没有主子之时,也不会轻易放人进府,以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故太子就算是一身富贵,也被景王府别院的门房给拦住了。
要说门房不知道自己是太子,太子傻了才信,就他脚底的鞋子,他就不信这些从景王府里出来的看不懂。
想来,必然是景王妃在其中作梗了。
太子被关在了门外,得知萧安出门许到天黑了才会回来,便在马车里坐了许久,然后才回了宫里去。
一进宫得知皇帝寻自己,又往皇帝那去了。
皇帝见到太子,就道:“瞧你这模样,可是没见着萧安?”
太子垂着头道:“是。”
皇帝就哼了一声,萧安今日的踪迹他多少倒是知晓一点的,“她没事儿跟着姓景的到处跑,从早到晚的掐着点,可不就是在躲人。”
躲的是谁,倒是很明显了。
要皇帝说,人家再是拿着刀枪在边关里拼出来的元帅,那也还是个大姑娘,从小出身又好,都是被人捧着长大的,在哪都没敢有人轻视不敬过,结果被太子当着许多人的面给打了一巴掌,就是之前没在外人面前跟太子摆脸,都是他们有十多年的交情的缘故在里头。
这会儿萧安端着,让太子多上几回门,给她做脸,让她好摆个谱回朝,也不为过。到底是姑娘家,爱面的。
皇帝对萧安,倒是跟先皇一样,还是有纵容在那。
太子明白皇帝的意思,应声说是。
皇帝才说到今日朝廷之事,“你与萧安也算自幼相识,感情深厚。之前纵然有些矛盾,这上牙还有磕到下牙的时候,说来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儿。可如今有御史寻着这机会闹出来,你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