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银行业务的问题在于,虽然这是无须过多自有资金的低风险业务,但同以自有的资金进行投资相比,投资银行业务获得的回报也有限。
一、最早的风险套利专家
自很早以来,高盛就与别的投资银行不同。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来领导高盛的格斯·利维就开始利用高盛自有的资金去冒险——进行风险套利,并逐渐成为了华尔街最成功的风险套利者之一。经过利维与另一高盛金融天才罗伯特·鲁宾的努力,高盛在包括并购套利在内的套利市场上建立了无可匹敌的优势地位。
二、承担更高的风险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投资银行逐渐从经纪人演变为交易商、从代理人演变为委托人,从中间人演变为直接投资人,同其他投资银行相比,高盛将越来越多的自有资金用于高风险的投资。
有些投资者担心高盛承担的风险过高,然而高盛担心的是承担的风险不够。1999年上市时,CEO亨利·保尔森就直截了当地说,他不能保证高盛的收益将会稳定,如果投资者想要稳定的收益,最好购买生产牙膏等日用品公司的股票。
从多方面看,高盛的风险都超过它的竞争对手。例如,在所有的投资银行中,高盛收入的波动程度高达28%,而贝尔斯登只有10%,即如果高盛与贝尔斯登的日平均收入为1000万美元,那么高盛的日最高收入可以高达1280万美元,但也可以低至 720万美元。贝尔斯登的日最高与最低收入分别为1100万美元、900万美元。
三、谨慎的风险管理
高盛并不否认自己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问题在于自1994年以来,高盛对风险及风险管理的重视似乎就与众不同。
很久以来,高盛以其谨慎的冒险而在外界有着这样的声誉:总让竞争对手去试探水的深浅,在看到不会被淹死并且有利可图之后,才跟着别人跳进水中。
在1994年的美国债券市场崩溃中,高盛也损失惨重。但高盛很快吸取了教训——高盛重组了风险控制系统,改变了以往非正式的风险控制方法,成立了一个25人组成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并采取措施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
四、卖空救高盛一命
2008年在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等被“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毁灭的时候,为什么高盛能够完好地生存下来?
有人说是高盛出身的保尔森事先给高盛透了消息,但保尔森怎么知道次贷市场会出现如此之大的问题?
原来,从2006年夏天开始,高盛位于纽约的结构性产品部门的两位交易员迈克尔·斯温森与乔希·伯恩鲍姆相信次级房贷市场很快就会崩溃,于是开始卖空房贷相关证券。在2006年夏天的这场卖空赌局中,高盛的两位交易员为高盛获得了40亿美元的盈利,他们本人也各获得1千万美元的奖金。到2007年,两位交易员说服同事们及高盛负责风险管理的高层人员。于是,在房贷相关证券部门继续投资于房贷相关证券的同时,高盛另一些部门开始大规模卖空房贷相关证券。
人们不知道高盛卖空的规模有多大,也不知道高盛卖空的是哪些证券。也许,高盛卖空的证券中就有高盛自己发行的那些房贷相关证券,也就是说,高盛可能一方面向投资者推销自己发行的那些证券,而同时相信这些证券的价格将会暴跌,于是,从这样投资者手中借用这些证券进行卖空。这种骑墙式策略让高盛处于不败之地:发行与推销这些证券可以赚钱,市场下跌的话卖空这些证券也可以赚钱。
高盛大规模有组织的卖空并不违法,事实上,高盛的大规模有组织的卖空不仅显示高盛的雇员与领导确实非常聪明,而且表明高盛的风险管理制度非常有效。
在所有大金融机构中,没有谁像高盛这样如此放肆而毫无愧意地抛弃自己曾经竭力推销给自己客户的证券,人们可以指责高盛的这一做法违背了它长期奉行的“经营原则”第一条:“客户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2006夏天,在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已经危如垒卵的情况下,为什么只有高盛的雇员洞察了危险?为什么在众人都沉醉于房地产市场的盛宴时,高盛却有着清醒的头脑?而且,高盛的卖空显然是由最高管理层协调的有组织的行动。
2008年初,摩根士丹利说,它将考虑对风险报告制度进行修改,即将各部门的风险管理经理向部门负责人报告风险状况修改为直接向公司CFO报告,而这正是高盛从1994年以来的做法。风险报告制度上这一似小实大的差异救了高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